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铁炉是炼钢厂蓄、泄铁水的大型高温容器,在冶炼过程中起着稳定铁水成分(主要是杂质P、S及Si).均衡炼铁与炼钢工序之间的铁水供求关系,保持铁水温度等作用.为了确保混铁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对损坏的部位进行及时修补维护.但是,为了减少对生产组织的影响,往往利用短时间的停炉,从外围进行热态修补.  相似文献   
2.
常见的钢包滑动水口漏钢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滑动水口常见的3种漏钢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措施改进滑动机构的结构,提高滑板砖的质量,规范相应的操作方法,使上水口砖与上滑板砖之间的漏钢率降低为零,滑板砖之间的漏钢由原来的0.05%降低至0.02%以下,避免了下滑板砖与下水口砖之间的漏钢,滑板砖的平均安全连浇炉数由2炉上升到2.7炉.  相似文献   
3.
研究含B2O3的Al2O3-Fe2O3基无氟复合造渣剂快速造渣及其机理。在杭钢炼钢厂40 t转炉上进行含B2O3的Al2O3-Fe2O3基无氟复合造渣剂的工业性试验。试验表明该造渣剂冶金特性良好,能提前0.5~1.0 min化渣;全程化渣好,基本上不喷溅,不返干;钢铁料、石灰等的消耗有所降低。这些结果表明在转炉冶炼前期,提高炉渣(Al2O3)和(B2O3)含量有利于快速化渣。  相似文献   
4.
杭钢转炉炼钢厂因转炉的炉熔比0.74-0.8m^3/t,及前期炉渣平均(FeO)≥20%,铁水的(Si+P)含量较高等原因,在开吹4-5min时易发生炉渣喷溅。在分析前期产生炉渣喷溅几个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喷溅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普通覆盖剂在连铸生产中遇到的中包渣易结壳、中包前期钢水增碳较重的问题,对选用的碱性中包化渣剂进行了应用可行性分析和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碱性中包化渣剂的化渣效果较好,中包前三炉钢水平均增碳由原来的0.028%降低到0.002 3%,铸坯酸溶铝损失率降低4.94%,中包渣中吸收氧化铝夹杂量增加1.14%,保温性能、耗量和减缓耐材侵蚀方面均好于普通覆盖剂。  相似文献   
6.
直上钢水渣洗工艺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经过LF处理的45号钢在连铸坯中出现的夹杂缺陷,采用渣洗工艺,在出钢时随钢流加入渣洗料,从而起到净化钢液的作用。采用渣洗工艺后,基本上解决了45号钢连铸坯的夹杂缺陷。  相似文献   
7.
文章简叙了投弹式副枪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特点,介绍了该技术在杭钢炼钢厂40t转炉的硬件使用与应用效果,可以提高钢水命中率,缩短冶炼周期,可降低钢铁料消耗和脱氧合金消耗,全面提高杭钢转炉的生产能力,同时为自动化炼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行车定位技术通过射频标签对行车实时定位,并采集行车位置、重量等信息,由无线设备传输至地面服务器.钢包管理系统涵盖钢包辨识、位置跟踪、周转运行、维修管理等功能,将行车定位技术和钢包管理系统有机结合,实现了钢包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生产调度人员可根据实时获得的状态信息,优化钢包选配,提高钢包周转效率,为转炉冶炼计算模型提供准...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厂240 mm×280 mm 45钢连铸矩形坯的内部质量缺陷,建立了基于射钉和测温验证的铸坯温度场实时跟踪计算模型,同时,根据目标表面温度对二冷水量进行优化,并应用了动态二冷配水系统.结果表明,动态配水考虑了传热过程的滞后性,在拉速波动时能更好地控制铸坯表面温度;铸坯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中心疏松、缩孔、中间裂纹和中心裂纹等缺陷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且基本消除1级以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在采用定径水口浇注工艺的限定下,通过改进治炼脱氧制度,控制终点下渣量,完善LF钢包精炼工艺及夹杂物变性处理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杭钢转炉HML10线材料冷顶锻合格率,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