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初议在新形势下冶金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贺赤兵一、冶金企业改革的形势和思路(一)在新形势下,冶金企业改革要有新思路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企业改革的长期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基本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在钢铁工业普遍推行后,“七五”期间,钢铁工业计划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一次探索性的改革,即冶金部就重点钢铁企业的生产和建设,对国家实行了投入产出总承包。通过几年的实践,既有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新的改革措施不断出台,国家机关转变职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后,这种承包形式,既与现行体制不协调,又与今后新的改革方向发生矛盾,出路何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贺赤兵 《冶金管理》1999,(11):26-28
一、钢铁工业企业重组的指导原则中国钢产量超过1亿吨,居世界首位之后,国内数量供应不足的问题基本解决,而主要的矛盾转化为钢铁工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钢铁企业的重组主要服务于结构调整。根据我国钢铁工业的现状,钢铁企业重组应该遵循下列原则。———大型化、集团化,实施多元化经营,或形成系列产品,或形成产品专业化优势,促进规模经济,提高专业化水平,增强竞争实力;———区域化,便于资源平衡,降低运输成本;———财政和资产关系简单,便于操作;———有一个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为核心,增强凝聚力;———专业产…  相似文献   
4.
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既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因此,搞活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不仅是重要的经济任务,也是重要的政治任务。就钢铁工业来看,大中型企业在全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1990年统计,全国110个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87%,实现利税占92.34%,上交利税占97.1%,固定资产(原值)占87.5%,其中,15个钢产量100万吨以上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4%,  相似文献   
5.
“八五”期间,特别是治理整顿期间,钢铁企业对国家的责权利关系采用什么机制?是继续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或其他办法?在目前国家财政很困难、企业外部条件较恶劣的情况下,如何继续实行承包制,承包基数是否要调整,承包目标怎样确定,承包办法如何完善,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在企业外部生产经营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不少企业把功夫用在内部挖潜上,向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要效益,摸索、总结出许多成功的经验。鞍钢的“一体两翼”承包、抚钢“靠承包引路,科技治难”的经验,就是较好的典型。去年,冶金战线推广了鞍钢、抚钢的经验,效果十分显著。据统计,32个冶金企业实行科技和管理效益承包后,共增创效益达12亿元,其中科技效益7亿元,管  相似文献   
7.
8.
一、公司组建的背景90年代以来,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后,人们普遍对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干,是筹措、融通和配置生产建设资金的主渠道之一,长期以来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然而,在1995年《商业银行法》出台之前,国有银行是以专业银行模式运作的,信贷业务具有浓厚的政策性色彩,加之受到90年代初期经济过热的影响,以及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在控制贷款质量方面缺乏有效的内部机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产生了一定规模的不良贷款。此外,1993年之前,银行从未…  相似文献   
9.
钢铁工业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围绕增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活力这一中心环节,始终把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为企业改革的重点来抓,带动了行业和企业全面改革的深入发展,取得明显的成效。近十年的实践证明,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较好地处理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关系,促进了两权分离、政企分开,改善了企业经营机制,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群众生产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了钢铁工业的发展。1988年全国钢产量达到5943万吨,比改革前1978年的3100万吨翻了近一番,已连续五年每年递增300万吨;实现利税达到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比1978年的69.5亿元增长l.8倍;上交利税达到123亿元,比上年增长8.54%,比1978年的51.3亿元增长1.4倍。实现了钢铁工业前所未有的稳定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0.
一、50年来冶金企业管理的沿革(一)一五”计划期间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冶金企业以建立责任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工作。1953年5月,中央重工业部发出了《关于在生产厂矿中建立责任制的指示》,指出:“目前企业管理最根本最主要的毛病是许多管理制度上存在着严重的无人负责现象”,要求各企业都要建立以下的7种责任制度,即:行政上的专责制、技术责任制、生产调度责任制、设备维护与检修责任制、安全技术责任制、技术供应责任制、成本财务责任制。以后,随着苏联援助的156项新建工程的上马,在企业管理上,也学习苏联,主要建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