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采用缓冲溶液法制备出NiO—GDC复合粉末,该粉末压制、烧结后再经氰气气氛还原得到Ni—GDC金属陶瓷阳极。使用XRD,TEM,SEM对NiO—GDC和Ni—GDC的物相、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测定了阳极还原前后的相对密度、总孔隙率及开孔隙率。实验结果表明,由于NiO转变为Ni,有O的火上,使得还原后试样的相对密度明显下降,而孔隙率由15.4%提高到29.6%,且开孔隙率达到23.1%,可满足阳极作为燃料扩散通道的作用。多孔结构的Ni—GDC金属陶瓷阳檄有望成为中混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阳极材料。  相似文献   
2.
利用低压等离子喷涂方法在钛合金表面制备Al62.8Cu25Fe12Y0.2稀土准晶涂层。用Quanta2000型扫描电镜(SEM)分析涂层形貌,D/MAX-RC型衍射仪分析其相结构,HXZ-1000型显微硬度计测试涂层的显微硬度,在MM2000型实验机上进行室温滑动干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Al62.8Cu25Fe12Y0.2稀土准晶涂层相结构中除少量Y的稀土化合物相(β相)外,主要是准晶相(Ⅰ相),其涂层显微硬度有较大提高,而且稀土准晶涂层具有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3.
Ce0.8Sm0.1Gd0.1O1.9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Sm、Gd共掺杂CeO2的Ce0.8Sm0.1Gd0.1O1.9(SGC)电解质粉末。研究了工艺条件等对粉末的相组成、结构、颗粒大小的影响。并对SGC烧结体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共沉淀法成功制备出的SGC电解质粉末有良好的烧结性,1 400℃下得到的SGC烧结体的相对密度大于93%。电性能测试表明烧结体在中温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氧离子电导率。  相似文献   
4.
Ce0.8Sm0.1Gd0.1O1.9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凝胶浇注法制备了Sm, Gd共同掺杂的CeO2(SGC)粉末, 将制得的粉末经1400 ℃高温烧结4 h得到相应的SGC电解质烧结体, 并对SGC粉末及相应的烧结体的性能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 凝胶浇注法制备出了Sm, Gd共同掺杂的纳米CeO2粉末;所得粉末有良好的烧结活性, 1400 ℃下烧结所得电解质材料的相对密度大于94%. 电导率的测试表明, SGC电解质材料在中温范围有较高的电导率, 800 ℃时, 其电导率达到了0.082 S·cm-1, 有望成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材料.  相似文献   
5.
采用极性分散剂和超声分散技术,在氮化硅微米粉中加入碳化硅纳米粉真空热压制备出氮化硅/碳化硅(n)纳米复合陶瓷,研究了纳米增强相对纳米复合陶瓷抗氧化性与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C纳米粉的含量的增加,纳米复合陶瓷在空气中加热时抗氧化性增强,其中含15%SiC纳米粉的纳米复合陶瓷抗氧化性最好;纳米复合陶瓷的耐碱性也非常好,适于在酸、碱性环境中使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镀膜光纤传感器ZnO压电薄膜电沉积的晶体结构的影响因素及沉积机理.试验表明,利用Zn(NO3)2单盐水溶液体系可在铜基上进行阴极电沉积直接得到氧化锌膜.试验研究了电沉积过程中电流密度、沉积温度、Zn2 浓度、pH值及沉积时间对氧化锌膜结构的影响,提出了一套稳定、实用、经济的电沉积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4.5~7.0 mA/cm2,温度50~60 ℃,反应时间10~20 min,Zn2 浓度0.10~0.20 mol/L,pH值2.0~3.0.通过循环伏安曲线对沉积反应进行了分析,考察了结晶组成和晶体结构及晶粒尺寸.研究表明,搅拌对沉积影响不大.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沉积得到的ZnO薄膜厚度为2.8~3.2 μm,薄膜晶粒尺寸为0.529 40 nm.  相似文献   
7.
采用缓冲溶液法制备出NiO-GDC复合粉末,该粉末压制、烧结后再经氢气气氛还原得到Ni-GDC金属陶瓷阳极.使用XRD,TEM,SEM对NiO-GDC和Ni-GDC的物相、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测定了阳极还原前后的相对密度、总孔隙率及开孔隙率.实验结果表明,由于NiO转变为Ni,有O的失去,使得还原后试样的相对密度明显下降,而孔隙率由15.4%提高到29.6%,且开孔隙率达到23.1%,可满足阳极作为燃料扩散通道的作用.多孔结构的Ni-GDC金属陶瓷阳极有望成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阳极材料.  相似文献   
8.
共沉淀法制备Er^3+:Y2O3上转换发光纳米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Y2O3为基质材料,掺杂不同含量的Er^3+,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性能良好的Er^3+:Y2O3上转换发光纳米粉。对不同温度下煅烧后的粉体进行了X射线衍射、能谱测试、透射电镜和比表面积分析。结果表明:Er^3+完全固溶于Y2O3的立方晶格中,Er^3+:Y2O3粉体粒度均匀,近似球形,且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其颗粒逐渐变大;1000℃煅烧2h的粉末尺寸为40~60nm。  相似文献   
9.
Cr12钢真空热处理组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Cr12钢经真空热处理和普通热处理后,对其变形量、硬度、冲击韧度;抗弯强度、耐磨性进行测定,并观察其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Cr12钢经真空热处理后,其力学性能明显高于普通热处理的,其冲击韧度、抗弯强度和耐磨性分别提高31.8%、18.5%和33.7%.真空热处理后的碳化物分布较均匀细小,抗弯断口上韧窝比普通热处理的密集,晶粒更细小.生产实际应用表明:Cr12钢模具经真空热处理后使用寿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Ce0.8Sm0.1Gd0.1O1.9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Sm、Gd共同掺杂的CeO2的前驱体粉末,并将粉末经煅烧、压制、烧结制作成相应的电解质材料.对煅烧得到的电解质粉末及相应的电解质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共沉淀法成功制备出了Sm、Gd共同掺杂的CeO2粉末.煅烧所得的电解质粉末具有良好的烧结活性,1400℃下烧结后相对密度达到93.4%.电导率的测试表明,电解质材料在中温范围有较高的电导率,800℃时,其电导率达到了0.076 S·cm-1,有望成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