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井控工作是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其中在井队开钻前,试压人员对井控设备的试压工作最为重要,它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最后一次试验,但是在钻井现场井控设备一次试压成功率并不高,本文就影响现场井控设备一次试压成功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利用碳热法还原重晶石生产硫化钡工艺中,因固体碳还原剂带入灰分导致产品硫化钡纯度低,硫酸钡转化率不高等问题。采用液化石油气替代固体碳作为还原剂对重晶石进行还原,考察了气体流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重晶石转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反应时间对重晶石的还原率影响较大,其次是反应温度和气体流量,在气体流量1.5L/min,反应温度1150℃,反应时间90min的条件下,重晶石的转化率为95.9%。  相似文献   
3.
稀土草酸盐是目前制备稀土氧化物,尤其是制备具有可控粒度的稀土氧化物常用的前驱体,它具有沉淀物晶型好,易于过滤分解等优点.然而,目前稀土草酸盐热分解的动力学研究较少,因此,采用热重-差热分析法,研究六水草酸镝的热分解过程,通过Kissinger、Ozawa和Crane法计算六水草酸镝的分解动力学参数,通过Coats-Redfern法求出反应的机理函数.结果表明:几种方法计算的分解活化能比较接近,六水草酸镝热分解分2步进行,第1步为1级脱水反应,反应机理函数为F1,表观活化能为62.48 kJ/mol,指前因子为1.84×106;第2步也为1级分解反应,反应机理函数为F2,表观活化能为106.42 kJ/mol,指前因子为2.79×107.   相似文献   
4.
某铜冶炼厂氧气底吹熔炼渣中金品位为0.11g/t,渣中金损失较多,生产上采用浮选法贫化熔炼渣回收金银,金回收率为57.08%,银回收率为65.23%,回收率较低。本文用扫描电镜探究底吹铜熔炼渣中主要组成物的形貌,确定熔炼渣主要矿物成分有冰铜、磁铁矿、铁橄榄石和玻璃体相。通过采用MLA仪器和选择性溶解方法对熔炼渣中金、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偶见金属银与金属铜紧密连晶分布于硫化亚铜中;渣中硫化物包裹金占64.71%,硅酸盐包裹金占29.41%,裸露金占5.88%。底吹铜熔炼渣缓冷磨浮流程中被硅酸盐包裹的约30%的金很难回收,这是导致熔炼渣中金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建议在熔炼过程中提高熔炼渣与锍充分接触碰撞的几率,使熔锍尽可能捕集到硅酸盐熔渣里的金银,从而降低熔炼渣中金银含量;在磨浮回收金银时,提高磨矿细度,使被硅酸盐包裹的金颗粒单体解离。  相似文献   
5.
戴超  蔡晨龙 《安徽化工》2023,(5):104-108
研究了铜冠冶化分公司有机胺脱硫循环液的冷却结晶行为,重点考查了结晶时间、结晶温度对钠盐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结晶时间控制在8~12 h、结晶温度-5℃~0℃、搅拌速度200 r/min的条件下,可将有机胺脱硫循环液中钠含量降低至8 g/L,钠脱除率可达69.48%,钠盐脱除效果较好。采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二次多元回归拟合,可以得到响应值钠脱除率(Y)对实验因子结晶时间(X1)和结晶温度(X2)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Y=45.96-9.12X1+22.84X2-0.22X1X2+6.48X12+23.06X22。  相似文献   
6.
针对以固体碳为还原剂的碳热法还原重晶石生产硫化钡工艺中,因带入灰分导致的硫化钡产品纯度低及硫酸钡转化率不高等问题,采用液化石油气替代固体碳作为还原剂对重晶石进行还原,考察了气体流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重晶石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对重晶石的还原率影响较大,其次是反应温度和气体流量。在气体流量1.5L/min、反应温度1 150℃、反应时间90min的条件下,重晶石的转化率为95.9%。  相似文献   
7.
为了处理污酸中的砷,研究利用硫化钡作为除砷剂,采取了一段间接-二段直接的两段硫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一段工艺中投2.4倍计算量的硫化钡,50 ℃下反应80 min;二段工艺中投1.6倍计算量的硫化钡,在室温下反应60 min,污酸中砷的浓度从8 810 mg/L降至0.5 mg/L以下,综合除砷率99.99%以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污酸除砷影响因素中硫化钡投药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此工艺产生的硫化渣量较小,可大大降低企业堆存压力,并且可将产生的硫酸钡二次利用,减小企业生产成本,同时二段除砷后液中未引入新的杂质离子,降低了后续处理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工业氨氮废水的大量排放,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如何经济高效地处理工业氨氮废水以达到排放标准成为人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文章对工业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从典型和新型技术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对比,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其中,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方法有:吸附法、氯化法、生物法、膜分离、土地处理等;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方法有:吹脱法、化学沉淀法等;新型技术包括:微波法、超声波法、光催化技术、生物膜电极法等。   相似文献   
9.
用热重-差热(TG-DTA)技术,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研究了十水草酸镧在空气气氛下的热分解过程.分别采用Ozawa-Flynm-Wall法、Kissinger法、Crane法和同步热分析法确定其热分解动力学参数.TG-DTA曲线表明:十水草酸镧分解为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为脱水过程,后两个阶段为La_2(C_2O_4)_3的分解过程.实验计算得出四步反应表观活化能E分别为83.92、76.04、136.26、162.61 k J·mol-1左右;指前因子A分别为4.92×10~(10)、6.1×10~7、2.1×10~9、8.46×10~6s-1左右;反应级数n均为1左右,并用Coats-Redfem积分法得出第三步分解机理受F1控制.  相似文献   
10.
以某冶化公司废酸为原料,氯酸钠固体、双氧水、次氯酸钙固体、次氯酸钠固体等作为氧化剂,探讨了采用氧化-中和沉淀法处理废酸中铊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氧化-中和沉淀法可有效实现废酸中铊的深度脱除,氯酸钠的氧化效果最佳,在pH=9~10,氧化时间为2h,氯酸钠用量为0.01 mg·L-1的条件下,铊的脱除率可达98.7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