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针对NM360耐磨钢板回火不充分、内应力没有充分释放的问题,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NM360耐磨钢板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回火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耐磨钢在(900±10)℃保温12 min后淬火并在450℃回火时,随着回火时间的延长,试样的硬度逐渐降低,冲击吸收功先增大后减小,在回火时间为2.5 h时达到最大值。淬火后在300~400℃回火,耐磨钢处于回火脆性区。在450℃回火2.5 h时,耐磨钢获得大量回火马氏体组织,使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高韧性,达到最佳的力学性能。通过回火工艺的优化,最终确定的最佳回火温度为450℃,最佳回火保温时间为2.5 h。  相似文献   
2.
利用硫印试验、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耐候钢Q450NQR1拉伸分层试样的夹杂物和显微组织,寻求产生拉伸分层的原因。结果表明:耐候钢Q450NQR1板厚中心存在严重的S、Mn的偏析,偏析带处的Nb、Ti、Cr元素较正常部位高,严重的中心偏析为心部的珠光体带状组织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条带状的MnS夹杂容易在拉伸应力作用下出现开裂,从而产生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3.
通过进行SEM扫描、能谱分析及金相检测等方法对镀锌板线状缺陷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认为,其形成过程为上浮不充分的簇状Al2O3夹杂物在铸坯中成为裂纹源,并在均热之前导致裂纹形成,然后在轧制过程中簇状Al2O3夹杂物再被压碎,形成长条链线状缺陷,这些线状缺陷在镀锌过程中被覆盖,从而形成镀锌板线状缺陷。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转炉→连铸流程生产中碳钢进行硼微合金化工艺的开发研究,揭示了硼微合金化的力学特征和机制。结果表明:微量的硼使钢的晶粒明显粗化,显著降低钢的屈服强度;硼对保护渣影响很小,无需针对中碳含硼钢设计特殊保护渣;将精炼过程控制Δw(N)10×10-6,加入锰铁、硅铁脱氧,在钙处理前3 min加入钛铁固氮,钙处理前1 min喂入硼线,可以保证硼稳定的收得率同时达到硼微合金化的效果,平均收得率达到78.8%;中碳钢A36-LB的第Ⅲ脆性温度区域在700~900℃,为避免角部裂纹的发生,需相应减少铸坯边部水量和总水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拉伸试验和观察金相组织,探讨了B对钢的力学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的加入降低了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钢的延伸率没有变化;B的加入提高晶粒尺寸是降低钢屈服强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利用氧氮分析仪和大样电解法对某厂采用210t BOF—220t LF—CC所生产的低碳铝镇静钢不同浇铸长度头坯夹杂物进行研究,并与正常坯相比较,得到结论如下:随着浇铸长度的增加,头坯中w(T[O]),w([N])和大型夹杂物数量均逐渐下降;头坯中夹杂物主要为TiN,SiO2,Al2O3-SiO2和Al2O3-MgO-CaO复合夹杂物,另外还发现少量的MgO夹杂物;头坯夹杂物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钢水二次氧化、中间包覆盖剂和结晶器保护渣卷入;另外,钢包引流砂和中间包内衬也是导致头坯中夹杂物数量增加的原因。建议该厂该低碳铝镇静钢头坯的切废长度为大于4.0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