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2.
苗增积 《鞍钢技术》1991,(8):35-39,52
在原燃料条件很差的情况下,高炉操作的难度加大。因此,选择何种装料制度来使高炉顺行,并取得较佳的经济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鞍钢炼铁厂的生产实践证明,用传统的装料制度“同装”不行,用“分装大批重”也不行,唯有用“分装小批重”取得了好效果。这种布料方式不仅能防止炉况失常,而且能提高产量、质量,降低焦比,延长高炉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高碱度烧结矿配酸性团矿是一种较为合理的高炉炉料结构,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能和高温冶金性能,通过对鞍钢4号、9号、11号高炉多年来的生产情况对比,总结出使用该种炉料结构不仅可以使炉况顺行,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降低焦比,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4.
鞍钢炼铁厂现有高炉10座,其中料车式高炉4座;料罐式高炉6座。料车式高炉装料制度为分装,料罐式高炉装料制度为同装。在1989年由于能源不足,无肥煤炼焦和无焦煤炼焦,致使焦炭质量差,M_(40)日平均最低达57.1%,M_(10)最高达12.7%,焦炭热强度月平均最低28.6%,焦炭灰份大幅度上升;与此同时烧结矿<5mm的粉末平均高达17.9%。因此,1989年先后有3,2,5,6,7,9号高炉炉况失常,其余高炉顺行亦欠佳,全年产量损失达20万吨。在原、燃料条件于短时间内无法改善的情况下,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试用了分装小批重的装料制度,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苗增积 《炼铁》1994,13(4):45-47
鞍钢炼铁厂综合焦比1991年为578kg/t,1992年降到545kg/t,1993年降到540kg/t,这是该厂重视精料、改进高炉操作、加强高炉维修、强化生产管理并进行科学分析和目标管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苗增积 《鞍钢技术》1994,(10):13-16,19
鞍钢炼铁厂综合焦比由1991年578kg/t,再到1993年540kg/t,连续大幅度降低综合焦比的原因是实施科学分析及制定目标管理,采用重视精料、改进高炉操作、加强高炉检修、强化生产管理等措施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8.
鞍钢7号高炉护炉实践表明,高炉上部加钒钛矿和下部喷吹钛精矿粉相结合,能在炉缸、炉底析出高熔点的TiC、TiN,润湿性强,形成坚固的保护层(钛积物)粘附于炉衬而起到护炉作用。大剂量地加入钛矿(TiO_211~15kg/t铁)和提高生铁含[Si]量(1.0~1.5%),是护炉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堵风口和加强冷却对钛矿护炉起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鞍钢9号高炉使用高碱度冷烧结矿配加酸性球团矿炉料结构的冶炼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100%新炉料与100%单一自熔性热烧结矿相比,前者较后者炉况顺行,焦比降低42.1kg,产量增加12.2%,生铁一级品率提高42.5%。本文对冶炼效果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