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特点,面向应用型的专业培养方案,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分层次设计了具体的专业实验,建设了完整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动态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具有不同硅铝比的MWW层状结构分子筛,分别制得MCM-22和MCM-49分子筛,采用XRD、N2吸附-脱附、NH3-TPD和FTIR等技术研究了硅铝比对MWW层状结构分子筛的物相、结构及酸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动态水热合成方法制得了高结晶度的MWW结构分子筛,当原料硅铝比(Si/Al)在17.5~30之间,所得晶化产物为MCM-22分子筛;当原料硅铝比为12.5~15时,所得晶化产物为MCM-49分子筛.样品表面强酸中心和弱酸中心的酸量随着硅铝比的增加而降低,B酸量在总酸量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小.在硅铝比为12.5~25范围内,酸强度基本保持不变;当硅铝比升至30,酸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3.
耿树东 《轻工设计》2014,(36):50-50
文章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纳米ZnO/La2O3纳米复合粉体。用高压汞灯和太阳光照射降解掺有复合粉体的亚甲基蓝溶液,通过时间和降解率曲线,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佳降解条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种高强度复合硅酸盐水泥.利用矿渣和硅质渣制备一种高强度的复合硅酸盐水泥,探讨不同掺量对水泥性能的影响,获得水泥基材料性能的互补效应.研究混合材对复合水泥体系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获得最优的混合材配比方案.  相似文献   
5.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镍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iCl2为原料,CO(NH2)2为沉淀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镍粒子.在制备过程中添加适量的NP-10及适量有机溶剂作为分散剂.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热重-差热分析仪对粒子的化学组成及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在新工科和工程认证的背景下,实践教学的优化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材料化学专业的实际情况,着重对实践环节中的实验和实习环节的优化和改革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明确了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规范了实践教学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培养方案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指导性文件,是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明确思路,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温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LiCoXMn2-XO4(x=0,0.05,0.1,0.2),研究了掺杂Co后,材料的相结构和充放电性能,并与LiMn2O4相对比.结果表明:掺杂Co后材料的充放电性能相对LiMn2O4均有所提高;两种方法制备的LiCoXMn2-XO4循环40次后,容量保持率、放电比容量均优于LiMn2O4;且当x=0.05时,两种方法制备的LiCoXMn2-XO4的充放电性能均明显优于x=0.1和x=0.2时.  相似文献   
9.
采用液相法合成前驱体,并通过高温球磨烧结法合成了LiCoxMn2-xO4正极材料。考察Co掺杂量对材料的相结构、形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掺杂后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随着Co掺杂量的增大逐渐减小,而循环性能较好。其中LiCo0.05Mn1.95O4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19.0 mAh/g,在不同倍率下循环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2.52%,表现出很好的电化学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材料化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科学定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实践环节和毕业环节等几方面介绍了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培养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