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47篇
工业技术   7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不同粒径改性粉煤灰对磷酸根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水排放过量的磷导致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将粉煤灰通过化学改性制备成了水化硅酸钙吸附剂,研究了改性吸附剂对磷酸根的吸附效果。利用XRD, SEM及BET比表面积等手段对粒度分级前后的吸附剂进行表征,研究不同粒级吸附剂对磷酸根的吸附性能,并考察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粒级的吸附剂其化学成分出现了明显的偏析现象,孔隙结构也差异显著。相比其他粒径下的吸附剂颗粒,颗粒粒径在50?75 μm时,吸附剂中钙和硅含量较多,铝、铁和镁含量较低,水化硅酸钙组分含量最高,且伴有含铝的托贝莫来石晶体出现,钙离子的增加使其可以与更多的磷酸根结合形成沉淀。同时此粒径下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及孔隙度,疏松多孔的结构为钙离子提供更多活性位点。当使用粒径在50?75 μm的吸附剂吸附磷酸根时,磷的饱和吸附量可达到17.1 mg/g,比未分级的吸附剂高19.58%。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通过对嘉吉亚太食品系统(北京)有限公司昌平区回龙观生产基地厂房的建筑设计回顾,阐述了厂房建筑设计时如何合理而有效地与业主沟通。从而明晰厂房建筑的功能性。以及如何为业主塑造与其企业特性文化相匹配的建筑形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BNCT(硼中子医疗照射装置的医疗建筑)项目中建筑设计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分析与研究,就当前大型商业核电站设计稳步进行、微堆项目多元化发展的局面下,如何有效搭建各学科“对话”平台、最优化渗透建筑设计理念、灵活调整规划与建筑布局,从而更好的满足微堆在不同领域拓展中的要求等问题作了一定深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找出了织造单面花呢产生错误的几种原因,提出了改正错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生物超微弱发光的光子计数成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们研制和设计的用于测量生物超微弱发光的光子计数成象系统,包括光子成象头,高帧频CCD摄象机,图象采集系统和计算机,可以定量地探测出生物的发光强度分布 ,还能够显示出其发光的图象,确定发光的形状和位置,本系统的信噪比为10:1,最小探测功率达10^-16W,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  相似文献   
8.
王晓辉 《河南电力》2007,35(1):18-20
红外检测技术水平日臻成熟,在电力系统中作为有效、便捷的缺陷检测手段越来越受到各级管理部门的重视,本文通过工作中红外测温发现的一个缺陷实例,阐述了用红外测温发现缺陷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强度不锈钢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及成熟的生产工艺,已成为航空、航天、海洋、石化工程等高端制造业领域的重要材料。系统回溯高强度不锈钢的发展及应用历程,总结此类钢的强韧化机理及最新研究进展,并详细梳理了影响该钢的氢陷阱行为及氢脆抗力的主要因素。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采用多种类纳米级第二相颗粒复合析出强化突破高强度不锈钢强韧性匹配极限的思路;通过调控钢中析出相及逆转变奥氏体的交互析出行为,提高后者的机械、化学稳定性,使其作为钢中裂纹及可扩散氢的双重“陷阱”,从而提高钢的裂纹及氢脆抗力。最后指出未来新型高强度不锈钢的研发须重点关注以材料基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化”合金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0.
在空气中杀菌灯产生臭氧及其催化分解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流动型反应装置,对8W杀菌灯(主波长λ=253.7nm)辐照空气时产生的臭氧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当空气与杀菌灯接触大约7s时,就有超出0.33μg/L的臭氧产生.随着空气流速的减小,产生的臭氧的量随之变大.采用臭氧分解催化剂对臭氧的消除进行了研究,当体积空速小于1.1×105h-1时,臭氧可以降解到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