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厚山 《硅酸盐通报》2013,32(9):1836-1840
本文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出了一维Ti-O纳米材料,研究了不同碱浓度,不同热水处理温度对纳米带形貌的影响,得到了一维Ti-O纳米材料最佳的制备工艺.结果显示,热水处理温度为180℃、碱的浓度为10 mol/L,热处理48 h可以得到Na2Ti3O7、H2Ti3O7和TiO2纳米带.纳米带的形成机制为“溶解-结晶”机制.制得的纳米带产物产率高,质量好,其宽度为50~200 nm,长度达到几十微米,有的纳米带甚至能够达到一百多微米,表面洁净,结晶良好,无缺陷.最后对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笔者以商品级锐钛矿TiO_2为原料,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一维TiO_2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热重/差热(TG/DTA)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手段对纳米带进行表征。结果显示:TiO_2纳米带为四方晶系的锐钛矿型二氧化钛,产量非常高;生长得直且均匀,基本没有发生弯曲;带的宽度多在100nm左右,长度可达几微米到几十微米,长径比很高,吸收边有一定的蓝移。  相似文献   
3.
笔者采用固相法制备Pb(Zr_(0.55)Ti_(0.45))O_3陶瓷,通过变化掺杂La含量分析PZT陶瓷相组成,晶体结构及电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温度为1200℃下,烧结时间为2h下进行烧结,镧含量为5at%的PZT具有最大的密度;当压电陶瓷中镧的含量由1at%提高至7at%时,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先是增大后降低,镧含量5at%时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光催化性能的TiO2纳米粉体,通过差热-热重、红外光谱分析了碳黑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黑的加入可使TiO2纳米粉改性,提高其比表面积,TiO2纳米粉光催化活性显著提高,当碳黑加入量摩尔分数为0.75%时,制得的TiO2纳米粉的光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5.
陶瓷是当代三大固态工程材料之一,为使陶瓷在更大范围内达到实用化,必须解决陶瓷的脆性。本文阐述了陶瓷断裂和增韧机理,并分别介绍了用SiC的三种形态增强陶瓷韧性和纳米材料添加陶瓷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光催化性能的TiO2纳米粉体,研究了3种碳黑(普通炭黑,接枝碳黑,普通炭黑加双氧水)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炭黑的加入都有利于提高TiO2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性能,掺杂浓度在0.75%最合适。掺0.75%普通炭黑加双氧水的TiO2纳米粉体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光催化活性最高,掺接枝碳黑TiO2纳米粉末次之,掺普通炭黑TiO2纳米粉末最差。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传统的陶瓷工艺合成了Ba0.6Sr0.4TiO3陶瓷,研究了Bi掺杂对材料参数ε、tanδ和E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关的掺杂改性机理。结果表明:适量的Bi能够改善陶瓷的介电性能,同时细化陶瓷的晶粒尺寸。  相似文献   
8.
王厚山 《硅酸盐通报》2013,32(7):1367-1370
对比分析了相同铒离子低掺杂浓度下,Y2O3、GeO2、Nb2O5 WO3四种高价氧化物对碲锌玻璃系统光谱性质的影响.测试了四个样品的红外透过光谱,结果表明由于Nb2O5 、WO3二者引入的高价阳离子的极化作用使得二者部分的充当玻璃形成体的角色,使得玻璃的有效红外透过范围降低.同时吸收光谱也表明这两种高价氧化物会使得玻璃紫外吸收边发生明显红移.铒离子的近红外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引入高价氧化物会由于高价阳离子的极化作用导致铒离子的荧光半高宽增加,特别以含WO3的TZW样品具有最高的荧光半高宽达64nm.  相似文献   
9.
陶瓷是当代三大固态工程材料之一,为使陶瓷在更大范围内达到实用化,必须解决陶瓷的脆性.本文阐述了陶瓷断裂和增韧机理,并分别介绍了用SiC的三种形态增强陶瓷韧性和纳米材料添加陶瓷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膨胀石墨的化学氧化法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氧化剂、插层剂、水洗方式和膨化方式的分析,综述了化学氧化法制备膨胀石墨的研究进展及遵循思路。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低硫乃至无硫、低污染、高膨胀体积和高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