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温得银  宋顺昌 《中国矿业》2007,16(7):12-14,17
青海省的盐湖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最主要的盐湖矿产资源富集区。近50年来,探明盐类矿产总资源量达3400多亿t,其潜在经济价值占青海省矿产潜在总价值的97%,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钾肥为主的盐类矿产品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对柴达木盆地以往地质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基础上,对柴达木盆地以钾盐为主的盐湖矿产的分布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对其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对该区今后的地质找矿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青海省矿产资源开发的日益火热,使得本来就紧张的资源保证程度更加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通过对青海省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及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建议,希望能对青海省铁矿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矽卡岩矿床是中国钨矿最重要的来源,是铜铁鉬锌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又是钴金银铋锡稀土硼矿的相对次要来源,这类矿床在青海省占有特殊的地位。通过了解矽卡岩以及矽卡岩矿床研究现状,在探讨青海省已发现的矽卡岩矿床成因类型的基础上,总结了青海省矽卡岩的找矿前景和注意问题,对青海省广大地质工作者在矽卡岩找矿方面将会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我国钢铁生产和铁矿资源供需形势,介绍了青海省的铁矿资源分布特点,认为勘查程度较低,开发利用条件好,可综合利用的共、伴生有用组分较多,资源储量在全国范围内所占的比例很低,必须加大勘查力度,保证本省钢铁企业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青海三江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铜多金属矿产分布及成矿带特征的了解,对近几年资源评价项目工作发现矿床、矿点密集、成果显著的主要成矿带-沱沱河-杂多华力西-喜山期铜、钼、铅、锌、银成矿带进行了找矿潜力重点分析.同时,对其它成矿带进行了简单的资源潜力评价,为今后该地区进一步加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青海三江北段地区区域化探扫面工作基础上,实现了地质找矿的重大进展,三江北段已被国家地调局列为全国重要的、具有巨大找矿潜力的成矿带之一。在对主要异常的评价中,在二叠系地层中相继发现了旦荣、车拉涌、开心岭、陆日格、乌葱察别、东莫扎抓、纳日贡玛、众根涌、然者涌等铜、铅、锌、银矿床,而且这些矿床所取得的成果已显示出大-超大型矿床的找矿潜力。青南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二叠系含矿地层,通过对晚古生代地质构造环境的初步了解,对海相火山-侵入有关的铁矿、玄武岩有关的铜矿、火山岩有关的铜铅锌矿三组成矿组合进行探讨,组成了一个"唐古拉地块沱沱河-杂多石炭、二叠纪沉降带沉降期海相火山型铜、铅、锌、银、铁成矿系列",通过成矿系列的研究,为今后该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柴北缘、昆仑山、唐古拉山、积石山五大含煤区中。现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柴北缘两大含煤区中。查明的资源储量与预测的资源储量之间的差距很大,显示青海省煤炭资源的找矿潜力巨大。本文分析青海省煤炭资源的分布规律,希望能为下一步的煤炭找矿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