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4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iO2纳米管阵列的热稳定性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纯钛片表面制备得到TiO2纳米管阵列。研究了TiO2纳米管阵列的热稳定性,并通过模拟体液浸泡研究了其生物活性。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别对纳米管阵列的形貌和物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为300℃时,TiO2纳米管由无定形向锐钛型转变,温度升到500℃时转变为金红石型,升到600℃时TiO2纳米管阵列出现坍塌,700℃热处理时其形貌完全被破坏。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具有TiO2纳米管阵列的钛片经氢氧化钠溶液活化后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能在模拟体液中诱导生成磷灰石。  相似文献   
2.
利用VC多线程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测试技术,对影响烧结生产指标的关键参数进行在线的采集与监测,并与数据库模型实时接口,建立数理统计模型,揭示烧结生产工艺参数与烧结指标的内在联系,找出最优烧结指标下的工艺参数操作区间。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诊断系统之间不能通用导致的诊断系统重复开发以及各种振动数据采集仪器、在线式和便携式故障诊断系统都能提供频谱图的现状,分析了各种频谱图的图像特点。提出了利用图像识别进行旋转机械故障特征提取的方法。结合Multi-agent技术开发了基于频谱图像识别的Multi-agent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系统,解决了诊断软件的通用性和适应性之间的矛盾。应用表明,该系统是实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连铸二次冷却区凝固坯壳厚度电磁超声无损检测机理,分析了连铸坯表面振痕对超声波信号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螺旋线圈电磁超声换能器在连铸坯表面的电场、磁场、力场和声场的耦合模型.并以贝塞尔曲线方程模拟表面振痕,分析了表面振痕对连铸坯集肤表层的涡流、磁场、力场等分布规律的影响.实验结果验证了仿真分析中模型和仿真结果的正确性,为设计连铸过程凝固坯壳厚度电磁超声无损检测装置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保护渣熔化过程中颗粒数量不断减少,完全熔化后颗粒完全消失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辐射图像处理技术的保护渣熔化速度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机器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保护渣熔化速度在线测量,并利用机器视觉库OpenCV实现了保护渣辐射图像中的中值滤波、图像分割、边缘检测和颗粒统计等图像处理功能并开发了测试软件。现场应用表明,以保护渣颗粒为检测信息的熔化速度测试理论及技术是可行的,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新方法能定量检测保护渣的熔化速度并能实现熔化过程可视化监控。  相似文献   
6.
针对木材的变形易受周围环境温湿度变化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描述木材在外界环境和荷载长期共同作用下的本构模型和力学性能研究方法。首先基于Tsai-Wu屈服准则、Drucker公设和一致性理论提出了考虑蠕变、机械吸附蠕变的木材本构模型;然后采用Fortran语言将推导的本构模型编写成UMAT子程序模块并嵌入到ABAQUS软件中,实现了在荷载及环境共同作用下木材本构的有限元分析;最后,选取老旧木材进行了单轴材性试验以及机械吸附蠕变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本构模型的有效性,并采用Hankinson理论公式验证了木材在斜纹受力状态下模拟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的木材顺纹、横纹径向以及横纹弦向的屈服应力与实测屈服强度相对误差分别为19.5%、4.6%和8.7%,所推导的木材模型与所编写的用户子程序(UMAT)可以用于研究木材在单向和斜纹受力状态下的力学特性,机械吸附蠕变的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吻合较好,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木材在荷载和环境共同作用下的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钢铁制造过程多维物流的基础上,研究了间歇与连续方式相混杂的多阶段混合流程生产模式下的数据库需求模型和概念设计模型,并开发了钢铁制造多维物流管制信息系统.生产实践表明,该模型正确合理,实现了炼钢过程生产物流跟踪,提高了钢铁制造过程物流管制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炉风口回旋区CCD工况检测中图像过饱和失真问题,提出了CCD光积分时间控制模型,解决高炉回旋区辐射测温过程中CCD在由于辐射强度过大易出现输出过饱和电流导致"图像发白"问题,并进行了高炉回旋区断面温度与CCD快门时间关联实验,并给出了一定快门时间下温度与图像灰度计算模型;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CCD快门时间过长,使图像的清晰程度下降甚至不可辨;通过控制CCD快门时间,可提高CCD辐射测温动态范围;工业应用表明,这种方法能实现高炉风口回旋区断面温度的在线非接触测量和回旋区工况监控.  相似文献   
9.
在现有某钢铁公司热轧板厂基础自动化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RS485总线网络分布式热轧机组轧制过程质量监视与设备故障诊断系统。利用该系统,有效地解决了热轧板厂各分散测点集中管理的关键技术问题。该测试系统既实现集中化,同时又实现了开放化和网络化。  相似文献   
10.
基于遗传算法的烧结配料综合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学伟  白晨光  邱贵宝  欧阳奇  黄玉明 《钢铁》2007,42(4):12-15,20
运用遗传算法和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烧结配料优化模型,对重钢烧结配料优化,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配料后的烧结矿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均满足生产的要求,在稳定各项指标的前提下,每吨烧结矿原料成本降低14.7元.应用遗传算法,可以解决线性规划等方法所不能处理的问题,实现更快、更全面的优化烧结配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