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现代大型喷淋塔为提高脱硫与除尘效率在设计上所作的改进及存在的问题。通过一个曾经设计过的喷淋塔实例,结合烟气和吸收液两相逆向流动和两相间的化工传质过程,剖析了喷淋层覆盖率的实质,提出弱效喷淋覆盖和多重喷淋覆盖对喷淋塔脱硫和除尘效率的影响,给出喷淋覆盖率的选择、喷淋层和喷嘴布置的设计方法,对改善烟气脱硫和除尘效率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沼气在综合利用之前必须进行脱硫处理,沼气生物脱硫是近年发展的一种新的脱硫方法,具有处理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留民营三期沼气工程中采用生物脱硫工艺,沼气处理量为1 000 m3/d。pH、接触时间、气水比、温度等因素均会影响沼气脱硫效果。当沼气中H2S原始浓度为2 000~3 000μL/L、pH=8和气水比为10∶1、接触时间为47 s时,H2S去除率达到90%,再生槽中硫化物转化成单质硫的比例为85%。从技术和价格两方面考虑,生物脱硫应用于集中供气的大中型沼气工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为避免传统水合氧化铁(HFO)负载树脂复合吸附剂制备过程中大量使用HCl对设备防腐、安全及环保带来的问题,优化HFO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改变负载液中HCl浓度制备得到多种HFO复合吸附剂,考察制备得到的HFO复合吸附剂对P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初始pH、共存离子影响、解吸再生方法等,评价负载液中HCl浓度对吸附剂吸附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液中HCl浓度由2 mol·L?1降低至0.5 mol·L?1,并不会显著降低HFO复合吸附剂的P吸附容量。HCl浓度为0.5 mol·L?1时制备得到的HFO复合吸附剂对P的最大吸附容量为29.67 mg·g?1,显著高于D201树脂载体(16.39 mg·g?1),其吸附动力学曲线更符合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最佳的P吸附pH为6~8,在共存离子Cl?、NO3?、SO42?、CO32?浓度为1.0 g·L?1的条件下,吸附剂对P的吸附容量降低31.1%~53.0%。采用5wt%的NaOH溶液能有效实现吸附剂中P的解吸再生。   相似文献   
4.
Nanostructure K2NiF4 type oxides La2-xKxCuO4 complex oxides were prepared using the Sol-Gel metho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catalytic activity for soot combustion was evaluated by the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action (TPO) techniqu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ubstitution quality of K^+ for La^3+ at the A-site would increase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La2-xKxCuO4 for soot combustion greatly; the substitution quality affected the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activity obviously. The La1.8K0.2CuO4 complex oxides with tetrahedral structures had the best catalytic activity for soot combustion, and the ignition temperature of soot combustion was lowered from 490 to 320 ℃.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砂强化结团絮凝工艺处理模拟废水,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处理量、投药量、加砂量对除浊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载体增效絮体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凝聚池、加注池+熟化池、沉淀池以及总体装置的水力停留时间之比为1∶3∶7.3∶11.3,浊度去除率与进水流量具有负相关性,PAC最佳投药量为1 g/L;最优投药量、加砂条件下的连续运行浊度去除率保持在98.5%~99.5%、处理出水浊度保持在1.7 NTU以下,明显优于上述最优投药量、不加砂条件时的连续运行处理效果,较好地展示了所加微砂的增效絮凝作用。  相似文献   
6.
微波强化光催化处理罗丹明B染料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波无极灯强化光催化(MWL/TiO_2)对罗丹明B模拟废水进行处理。初步研究催化剂TiO_2的用量、罗丹明B初始浓度、微波功率、溶解氧、pH、反应温度、外加氧化剂H_2O_2量等因素对罗丹明B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催化剂TiO_2的投加量为4g/L;较低pH、高溶解氧浓度、高微波功率、外加氧化剂H_2O_2有利于罗丹明B的降解。与常规光催化相比,微波减弱pH、染料初始浓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同时增强温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饮用水中土霉味物质测定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饮用水中5种常见的土霉味物质,研究了萃取温度、盐含量、萃取时间和溶液pH值等操作条件对分析方法的影响。得到的优化分析条件如下:萃取温度为65℃、盐含量为25%、萃取时间为1h;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10%,样品的加标回收率≥89%。  相似文献   
8.
粉末炭去除饮用水中土霉味物质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粉末活性炭(PAC)去除饮用水中2-甲基异莰醇(MIB)、2,4,6-三氯茴萫醚(TCA)、2-异丙基-3-甲氧基吡嗪(IPMP)和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IBMP)等4种常见的土霉味物质,研究了PAC种类、PAC投加量、嗅味物质的初始浓度、余氯、水质等因素对PAC去除土霉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AC吸附对嗅味物质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前1 h内;煤质PAC对MIB有更高的去除率;在一定的吸附时间和活性炭投加量下,PAC对痕量嗅味物质的去除率与其初始浓度无关;余氯和有机物的存在降低了PAC对嗅味物质的吸附容量,水质对去除嗅味物质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工程应用性极强。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大环境下,我们结合专业课程教学与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及其成长问题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含油废水气浮旋流组合处理技术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对含油废水处理要求的不断提高,有必要在现有各种单一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组合处理技术,气浮旋流组合处理技术近些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关注.作者对现有各种气浮旋流组合技术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将其分为充气水力旋流器、气浮与常规液一液分离用水力旋流器单体组合、气浮与低强度旋流离心力场组合3种类型.鉴于第3种类型已有成功工业化应用的产品.因此应该成为国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