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基于地质背景和大量钻测资料,利用流体包裹体和成岩矿物组合的地球化学特征,以成岩流体类型和活动历史为视角,综合分析了琼东南盆地东部宝岛凹陷北缘储层异常高孔带的动态成因过程。研究区发育了三段异常高孔带,其中前两段在全区均有发育,第三段仅在BD19-2构造部分井发育。控制该区异常高孔带发育的流体类型为有机酸、大气淡水、烃类、热流体和无机幔源CO2。在中新世早中期,大气水淋滤引起溶蚀,持续至中新世中期;中新世末期陵一段泥岩生排的有机酸进入储层,再次发生溶蚀形成次生孔,第四纪热流体的溶蚀作用最终形成第一段异常高孔带。中新世末期陵二段泥岩排出的有机酸引起溶蚀,持续到上新世中期,上新世早期天然气充注抑制了碳酸盐胶结物充填孔隙,与此同时热流体活动也引发溶蚀,综合形成第二段异常高孔带。中新世早期下伏崖城组源岩开始生排有机酸引起溶蚀,持续至中新世中期,中新世末期陵二段泥岩开始生排有机酸再次引起溶蚀,持续至上新世中期,中新世中期天然气充注抑制了碳酸盐胶结物充填孔隙,上新世富幔源CO2的热流体开始活动溶蚀,综合形成第三段异常高孔带。  相似文献   
2.
根据川东地区大猫坪构造长兴组钻测井资料,对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控制储层发育的因素.研究认为.大猫坪构造长兴组生物礁储层主要由细-中晶白云岩与礁灰(云)岩构成,储集空间主要以晶间孔、晶间溶孔及蜂窝状溶孔、溶洞为主,储层物性较差,具低孔低渗的特征,但储层段裂缝发育,形成了裂缝-孔隙型储层.这些储层的形成与演化主要受沉积相、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及录井资料分析等,对川东北温泉井及邻区黄龙场、五百梯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储集岩主要为细—中晶白云岩、泥—粉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和礁灰(云)岩,其中细—中晶白云岩是最好的储集岩类;储层物性较差,孔隙度一般小于2%,渗透率一般小于1.0mD;储集空间以次生晶间孔、晶间溶孔及粒间溶孔等为主,小溶洞次之,局部发育裂缝,孔隙结构具有低孔、微喉的特点;储层类型以孔隙型为主,局部为裂缝-孔隙型;储层主体属于Ⅲ类储层,局部发育Ⅰ,Ⅱ类储层;储层形成与演化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的共同影响,其中沉积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基础,成岩作用是改善储层的关键,构造作用为储层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川中小潼场地区大安寨段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潼场区块大安寨段是川中地区重要的油气产层,其储层集中分布在该段大一、大二和大三层的介壳灰岩中,原生孔隙在后期成岩过程中消失殆尽,次生成因的孔、洞较少,裂缝是主要的储渗空间,属于特低孔、低渗的孔隙-裂缝型和裂缝型储层。这些储层是在长达一亿多年的地质历史时期,由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主要受到沉积和构造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石油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原因在于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问存在错位现象,同时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存在一定问题.以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地质类研究生的就业为例,分析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对就业率的影响,认为只要改变不合时宜的就业观念,石油地质类专业的毕业生就能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石油价格预测中数据选择不当、数据没有预处理和预测方法单一等问题,提出了层级支持向量机模型(SVM),予以解决。模型的第一层通过Gauss径向基核的支持向量回归机(SVR)对输入数据进行了预处理;模型的第二层对模型第一层所确定的输入数据进行融合,并做出最终的预测,最后用油价波动趋势进行了拟合分析。实例研究表明,层级SVM方法比SVR模型和BP神经网络的性能指标更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根据川东地区大猫坪构造长兴组钻测井资料,对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控制储层发育的因素.研究认为.大猫坪构造长兴组生物礁储层主要由细-中晶白云岩与礁灰(云)岩构成,储集空间主要以晶间孔、晶间溶孔及蜂窝状溶孔、溶洞为主,储层物性较差,具低孔低渗的特征,但储层段裂缝发育,形成了裂缝-孔隙型储层.这些储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地区新近系上干柴沟组下段近年来发现了大规模分布的致密油藏,但其源储配置关系尚不明确,急需建立有效的烃源岩评价方法。 综合分析烃源岩岩心实验室分析资料及其常规测井响应特征,优选声波时差、电阻率及铀为反映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敏感参数,利用ΔlgR 法与铀-TOC 回归拟合法建立了烃源岩定性及 TOC 含量定量解释模型;同时,探索了利用特殊测井系列岩性扫描测井技术计算地层有机碳含量的方法。 研究表明,铀-TOC 回归拟合模型可以准确反映扎哈泉地区上干柴沟组下段烃源岩 TOC 含量的变化趋势,且计算简便,能够为该区致密油烃源岩评价提供可靠依据;岩性扫描测井方法在该区计算 TOC 含量精度稍低,但该方法不受环境因素控制,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地区油藏岩性及烃源岩精细解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