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外侧穿针交叉固定治疗肱骨髁上移位骨折58例,并予早期功能锻炼及中药内服、熏洗.结果:经1~ 6年随访,临床愈合时间最短17天,最长32天,平均25天,全部病例均骨性愈合,根据Dodgt疗效评价标准,58 例中优49例,良6例,差3例,优良率达到94.8%,无神经和血管损伤.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外侧穿针交叉固定肱骨髁上移位骨折,创伤小,骨折端固定可靠,可有效防止骨折端移位,减少医源性尺神经损伤、肘内翻及肘关节活动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Q460NH钢的高温变形行为,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实验机进行变形温度为600~9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变形量为60%的热压缩实验。将Zener-Hollomon参数与材料参数函数导入Arrhenius方程,建立了Q、A、n、α与真应变的本构关系的Arrhenius双曲正弦方程。考虑真应变对流动应力及700~800℃下实验误差的影响,对本构方程进行修正,用八阶多项式建立表示真应变和材料参数关系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建立了包含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及应变相关的Q460NH钢的高温变形本构方程。为了检验该本构方程计算所得理论值的有效性,对计算所得理论值和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及平均误差分析,相关系数r值为0.956、平均相对误差AARE值仅为7.23%。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本构方程计算得到的应力理论值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摘要:以管材六斜辊矫直过程为研究对象,推导了管材经一次反弯后,弹复曲率及残余曲率的演变过程。根据管材旋转一圈弯曲2次,计算了管材全流程矫直微元段的反弯次数;借助三次样条函数,以管材与矫直辊接触点为特征点,拟合出了管材在辊系中的弯曲形态。基于所获得的函数,可以获得任意位置处的弯曲曲率;对某一微梁段的反弯弹复过程进行循环迭代,计算出管材微梁段的最终残余曲率,进而得到最终的管材矫后的直线度精度。通过与现场矫直数据对比,证明该模型能够可靠地预测六斜辊矫直精度,为科学合理的设定矫直参数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