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由于酸法地浸生产常年注入硫酸导致采区及其周边地下水形成硫酸盐污染。为解决此问题,采用硫酸盐还原菌培养液模拟矿山废水,利用生物反应器进行循环批次试验和连续运行试验,探讨不同种类填料、循环上升流速、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SO42-浓度、COD/SO42-值等对硫酸盐还原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最佳运行条件为:海绵+K3混合填料、HRT=12 h、进水SO42-浓度约0.8 g/L、COD/SO42-=2;长期运行结果表明,30 ℃时,连续出水SO42-浓度约0.10 g/L,SO42-去除率达到87.9%,达到地下水Ⅳ类水及以上标准。  相似文献   
2.
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技术进展。从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的影响因素、控制方式以及氨氧化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在更普遍、更广泛的条件下实现短程硝化生物脱氮技术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4.
将玉米发酵液作为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体系的碳源,可大幅降低还原成本,对实现硫酸盐废水经济、高效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探究了复合碳源比例、碳硫比(C/S)和pH等对硫酸盐还原菌(SRB)还原硫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SO42-浓度为(1 000±50)mg/L时,5种复合碳源比例均能获得较好的硫酸盐还原效果,剩余SO42-浓度均小于地下水质量标准Ⅳ类水质350 mg/L要求;当初始C/S=0~3.5时,随C/S比升高,SRB的硫酸盐还原速率增加,但碳源的硫酸盐还原利用效率下降;在初始pH接近7.0时SRB硫酸盐还原活性最佳。反应体系pH和ORP值的变化可准确指示细菌活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铅锌选矿厂尾矿库废水总砷超标的问题,采用高锰酸钾改性稻壳对尾矿库含砷废水进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探讨了进水pH、进水流量、运行方式、高锰酸钾改性用量以及再生次数对吸附砷(Ⅴ)性能的影响,并用SEM、XPS、BET和Zeta电位等对改性稻壳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高锰酸钾改性稻壳作吸附剂能有效去除尾矿库废水中的砷(Ⅴ),在达到吸附穿透点前,出水中的砷低于《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2010)规定的总砷排放限值(0.3 mg/L),Thomas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吸附过程。高锰酸钾改性稻壳再生后对砷仍能保持95%以上的吸附量,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6.
前人研究表明,生物浸铀过程中浸矿和辅助浸矿微生物两者间存在协同作用,两者相互促进提高生物浸铀效率。浸矿和辅助浸矿微生物是如何相互促进,使彼此更好地得到生长,两者相互促进生长动力学模型是什么?Lotka-Volterra模型被广泛应用在两种间相互作用下生物数量增长模型研究中,对于生物浸铀中浸矿和辅助浸矿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研究具有借鉴意义。由Lotka-Volterra模型得出了浸矿和辅助浸矿微生物独立共生和竞争共生方程,根据浸矿和辅助浸矿微生物协同特性建立了其生长动力学模型,由模型再推导出浸矿和辅助浸矿微生物协同作用稳定态点,该稳定态点与试验结果相差较小,说明生物浸铀浸矿和辅助浸矿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将Lotka-Volterra模型应用到生物浸铀中,具有新颖性,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对完善生物浸铀中微生物协同问题、提高生物浸铀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酸性矿山废水的处理对环境可持续性至关重要。目前,利用硫酸盐还原菌修复酸性矿山废水因高效经济、环境友好、绿色安全等优势,备受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因此,本文通过对有关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酸性矿山废水文献进行梳理,综述了酸性矿山废水的来源及危害,总结了硫酸盐还原菌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高硫酸盐和金属的机理,详细介绍了影响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基于硫酸盐还原的生物反应器系统。最后,对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研究进行展望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某合成氨化工厂废水为研究对象,进行高氨氮化工废水强化缺氧/好氧(A/O)工艺高效生物脱氮中试研究。经过150d的运行,获得了良好的COD和TN去除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载体上生物膜DO基质通量的大小决定了生物膜内活性茵体的分布状况以及生物膜的厚度,挂膜量与DO浓度线性相关。持续稳定运行的强化A/O工艺,在碱度和水力停留时间(HBT)冲击下,具有很好的抗冲击能力和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艳梅  李泽兵  安凯  吴双  谢荣福 《化工进展》2019,38(3):1517-1523
从浙江省某皮革厂生化池内的活性污泥中培养得到一组高效利用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碳源和氮源生长的混合菌群。经群落结构鉴定,菌群主要包含Brevundimonas sp.、Flavobacterium sp.、Nocardioidaceae sp.、Brevibacillus parabrevisStenotrophomonas sp. 等。批式试验表明,DMF降解菌群的最佳接种率为30%,在pH为5.0~9.0的范围内均有氧化效果,最适pH为6.0,在48h内可将培养基中0.2%的DMF完全分解。菌群对DMF的最大耐受体积分数为6%,体系中氨氮浓度超过2000mg/L时,菌群仍具备DMF分解能力,硝酸盐浓度低于450mg/L时对降解效果影响较小。经7天驯化,菌群还可具备对同系物二甲基乙酰胺(DMAC)的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亚铁钩端螺旋菌及氧化硫硫杆菌三种混合菌种为受试材料,通过试验分析培养基中pH、Eh、Fe~(2+)和总铁的变化情况,研究氯离子浓度胁迫对混合菌活性的影响。利用[Fe~(2+)]/[Fe~(3+)]的比值及菌种对Fe~(2+)的得率系数对不同Cl~-浓度下细菌的比生长率进行拟合来表征不同Cl~-浓度的浸铀尾液对混合菌生长活性的胁迫效应。结果表明,混合菌对含氯浸铀尾液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当尾液培养液中Cl~-≤1.0g/L时,Cl~-对混合菌的生长基本没有影响;当Cl~-浓度在1.0~5.0g/L时,混合菌对Fe~(2+)的氧化转化能力开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程度随着Cl~-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当Cl~-=10.0g/L时,混合菌的生长完全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