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介绍了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石浮选富集的一种新方法———以碳酸钠作为pH调整剂的碱性介质浮选法,并研究了这种方法浮选富集矿石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弱碱性矿浆中(pH值7 5~8 5)能够较好地实现载金矿物与脉石矿物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2.
低品位含铜金矿柱浸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柱浸法对紫金山矿区含铜金矿进行浸出试验,分别考察矿样粒度、铜品位、喷淋强度、氰化钠喷淋浓度和浸出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堆浸法处理该含铜金矿矿样是可行的,对-80mm粒级在15天内金浸出率大于86%,浸出前期金、铜同时浸出,在浸出后期出现沉铜现象。  相似文献   
3.
毒砂与方铅矿、闪锌矿紧密共生,可浮性相近,致使铅锌精矿含砷过高,造成产品销售困难.本研究主要采用高碱法、氧化法和选择性调整剂进行方铅矿与毒砂分选试验、闪锌矿与毒砂分选试验、实现了毒砂与铅锌矿的分选.并通过矿物表面动电位的测定药剂吸附量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进行了药剂与矿物表面作用机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5.
紫金山金矿是中国第一大金矿,属于低品位氧化金矿,随着开采标高的降低,金矿中的铜含量不断升高,给金矿堆浸、炭吸附和载金炭解吸—电积等工艺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详细考查了紫金山金矿的生产工艺,对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了深入分析,剖析了含铜金矿堆浸过程中铜的行为,并对生产工艺参数优化提出了建议,应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工艺参数,尽量降低浸出液中的游离氰化物浓度,减少铜矿物的浸出,并增加喷淋液中铜氰络合物转化为氰化亚铜的量,降低含铜浸出堆浸—炭吸附体系的铜浓度,从而减小铜对金浸出和吸附的影响,降低氰化钠的用量,这对紫金山金矿堆浸和炭吸附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碱性介质浮选法中药剂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廷励 《云南冶金》2004,33(2):21-27
通过浮选溶液化学和电化学研究以及借助于动电位,吸附量、红外光谱测试手段,研究了碱性介质浮选法浮选富集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中的黄铁矿、毒砂等载金矿物过程中碳酸钠以及硫酸铜、丁黄药在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