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 1 简述 本系统具有最佳温度设定,它是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压力损失的热流道系统。它不仅能保证注射成型制品的质量,还是无流道式生产中的最合理的方法。 当热流道系统达到成型温度后,熔融树  相似文献   
2.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在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勇于实践,挑战财务业务一体化障碍。系统基于国外成熟的ERP软件平台,通过过帐控制规则设置,实现业务信息自动生成财务凭证,使财务人员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财务分析和管理会计。介绍了iPRM财务管理的功能、功能扩展及特点。系统为企业精细化管理,实现竞价上网奠定实时成本基础,其成功应用突破了以前发电企业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分别建设的模式,将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连铸方(矩形)坯表面裂纹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生产条件影响热送率的主要因素可能不同,但铸坯表面裂纹的主要影响因素应有一定共性。以唐钢二炼钢连铸坯为研究对象对铸坯表面裂纹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和解决方案在唐钢二炼钢进行了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1 集团发展战略与信息化落实 信息化是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是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战略的具体落实和体现,体现了管理者的意志,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1.结构阀门插塞式热浇道系统在喷嘴内装有一套机构。它是由熔料压力开闭浇口,无需定时的热流道喷嘴。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注射的熔料由A部经过鱼雷梭尾部和头部的外壁到达浇口的前端,对活塞锥体周围加压。当克服内装弹簧的压力时活塞开始后退。退后2mm时,浇口全部打开。注射完毕,活塞前进移动,将残留在浇口部位的熔料挤出,浇口封闭(图2)。 2.特点 (1) 由于鱼雷梭头部和活塞滑动部位间隙的  相似文献   
6.
<正> 1 结构 本系统为热流道式,所以使用了加热器。加热器是用导热性非常好的铍铜合金铸造而成。型成树脂通过加热器中心时被从外部逐渐加热。图1所示的是从注射机喷嘴头到浇口之间包括集流腔在内的整套系统。2 特点 (1)树脂流路全部采用外部加热的方式,流道断面为圆形; (2)因而树脂在到达浇口时不会出现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油气的需要日益加大,国内常规油气的开发生产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从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寻求出路,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一体化管理这种模式来加快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业务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利用测井、录井和岩心资料,结合地震数据并综合考虑构造、沉积相等多种因素,运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地层对比技术,对伏龙泉气田泉头组进行了地层对比研究。根据沉积旋回、岩性组合和电性特征等识别出泉头组各段顶底界面及内部共6个标志层,将伏龙泉气田泉头组划分为三段,并进一步将泉一-泉三段划分出18个砂组,确定了砂层组合理对比方案,建立了伏龙泉气田地层的空间格架,科学地指导了研究区细分层的精细对比和对砂体展布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海绵改造雨水净化率及长久使用,玉溪东风广场使用了一种以SMC蓄水模块为主要调蓄工具的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利用率实际上达到16%。对该系统的设计理念与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阐述了雨水收集净化的流程以及蓄水模块施工方法,并对产生的效果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增玉  周英 《模具技术》1991,(5):54-56,53
1.结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在浇道和浇口的喷嘴孔内嵌有一个筒状的热电偶,分流器模板内装有探针(热电偶探头)与之形成一个整体。它们与模具紧密配合。熔融树脂从浇道孔到喷嘴孔沿两者相交的重要流道通过。一般情况下,对于浇口面积可调的开放式浇口,只采用自动固定探针。 2.特点由于采取从内部加热,流路内壁的硬化层起到了隔热的作用,模板温度也极其低。这使外部加热方式所固有的多余塑料溢漏、钢的热膨胀性、模板向模具传递中有关问题及弱点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