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制备AlCoCrFeNiMox高熵合金涂层。研究Mo元素含量对涂层微观结构、硬度及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o含量的增加,微观组织从富(Al, Ni)的体心立方(bcc)相和富(Mo-Cr-Fe)的σ相,转变为富(Fe, Ni)的bcc相、富(Mo-Cr-Fe)的σ相、富(Al-Fe-Mo)的σ相与少量AlN相。此外,涂层的显微硬度(HV1)从6154.4 MPa增加到10652.6 MPa。随着Mo含量的添加,涂层在3.5%(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升高,当Mo含量为x=1.0时,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对管线钢夹杂物的成分、形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对管线钢不同生产工艺路线对钢质洁净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转炉-RH-LF-钙处理-连铸工艺,将钙处理后的钢水弱吹氩时间从3~5 min提升至8~10 min,D类夹杂由1.0级提高至0.5级,Ds类夹杂由1.0级提高至0级和0.5级;采用转炉-LF-RH-钙处理-连铸工艺,可以实现A、B、C类夹杂0级、D类夹杂1.0级、Ds类夹杂多数0级、少量0.5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Thermol-calc软件、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对27%Cr铁素体不锈钢在不同初轧温度下的微观组织及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初轧温度的降低,钢中会依次析出TiNb(CN)和σ、Laves有害相;随着初轧温度的升高,不锈钢热轧板条带状铁素体组织被拉长,晶界σ和晶内Laves有害相逐渐减少至消失。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对冶金含铁尘泥在冶炼工序实现直接回收利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出C-FeO反应的工况条件必须控制在温度大于950℃,金属化率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指出转炉是添加铁碳球的最佳位置。同时,开展转炉加铁碳球工业验证性试验,得出铁碳球对转炉终渣TFe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平均金属铁收得率约50%,加铁碳球的经济价值取决于废钢和铁水的价格差、铁碳球加入量及S含量3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寒地滨水地区的内容、特点的研究,总结出寒地滨水地区活力的内容和体系搭建结构,同时针对总结出的内容和结构,对寒地滨水地区的设计内容和思路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为寒地滨水地区的设计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  相似文献   
6.
对280 mm×380 mm大方坯连铸凝固末端的最佳电磁搅拌频率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拉坯速度为0.7 m/min的条件下,凝固末端的最佳搅拌频率为4~8 Hz。在此范围内,随着频率的增加,液芯处的最大磁感应强度逐渐降低,最大电磁力逐渐增加。工业生产结果也表明,此频率范围的应用明显减轻了C元素的偏析程度。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晶粒细化方法,包括微合金细化法、电磁场细化法、纳米析出相细化法、应变诱导相变和形变强化相变,分析了超细晶材料在开发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钢铁材料晶粒细化的研究及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实现了一个采用三位三阶Δ∑调制器的高频谱纯度集成小数频率合成器.该频率合成器采用了模拟调谐和数字调谐组合技术来提高相位噪声性能,优化的电源组合可以避免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干扰,并且提高鉴频鉴相器的线性度和提高振荡器的调谐范围.通过采用尾电流源滤波技术和减小振荡器的调谐系数,在片压控振荡器具有很低的相位噪声,而通过采用开关电容阵列,该压控振荡器达到了大约100MHz的调谐范围,该开关电容阵列由在片数字调谐系统进行控制.该频率合成器已经采用0.18μm CMOS工艺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频率频率合成器的环路带宽约为14kHz,最大带内相位噪声约为-106dBc/Hz;在偏离载波频率100kHz处的相位噪声小于-120dBc/Hz,具有很高的频谱纯度.该频率合成器还具有很快的反应速度,其锁定时间约为160μs.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低磷、超低磷钢的冶炼要求,分析了顶吹转炉双联法脱磷的影响因素,并在100 t转炉进行了工业试验,结合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优化了转炉的供氧制度和造渣制度。结果表明,成品磷含量小于0.004%以下的比例达到91.11%,成品磷含量小于0.006%的比例达到100%。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一种新的钢渣间外加直流电场脱氧方法,在500 kg多功能试验炉上,通过在钢液与CaO-Al2O3-MgO渣系间施加稳定的直流电场,进行了钢液的无污染脱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2~5 V,10~20 A的外加直流电场下,30 min内可快速、有效地将钢液中的溶解氧质量分数由初始的800×10-6脱除至40×10-6左右。采用此方法可对钢液进行深度、无污染脱氧,可为超纯净钢的开发开辟一种全新的工艺,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