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5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液-固-溶液法(LSS法)制备了CaF2纳米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测试手段对纳米粉体进行了性能表征,研究了水热合成温度及水热压力对于粉体质量的影响;当水热合成温度为160℃,填充比为70%时,制得的CaF2纳米粉体的质量更佳。采用坩埚下降法,制备出了位错少,红外透过率大于90%,在紫外到中红外范围内折射率随波长的变化率小,光密度小于0.1,且上下波动范围较小的CaF2光学晶体。通过显微镜、XRD、红外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对CaF2晶体的物相结构、光学性能及晶体表面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掺钕钆镓石榴石(Nd:GGG)晶体是固体热客激光器的首选工作物质。本文采用提拉法生长了Nd:GGG晶体。通过设计合理而稳定的温场、选择最佳工艺参数等方法,生长了优质Nd:GGG晶体。切割后经过端面抛光,测试了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晶体的最强的荧光发射峰位于1062nm,是Nd^3+4F3/2-4I11/2谱项导致的荧光发射。吸收光谱测试结果发现Nd:GGG晶体的最强吸收峰位于808nm,所以该晶体适合于LD泵浦,并且吸收峰强度随掺杂离子农度的增加而增加。有利于提高泵浦效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干法(稀土氧化物与无水HF气体高温反应)合成Nd∶LiYF4(Nd∶YLF)多晶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多晶料的物相结构进行表征,确定了多晶料合成最佳工艺参数。发现稀土氟化物原料中氧化物杂质的存在对生长晶体有很大影响,直接采用未经处理的氟化物原料生长晶体,会在晶体表面出现白色包裹物。因此,在HF气氛下,经1 200℃热处理才能去除残留在氟化物原料中的氧化物杂质,保证生长晶体的质量。实验确定了生长YLF晶体的最佳组分配比是LiF与YF3的摩尔比为53∶47。以最佳组分配比,采用提拉法生长了Nd∶YLF晶体。结果表明:以最佳组分配比生长的Nd∶YLF晶体具有高的纯度和光学性能;在808nm二极管激光器泵浦下,位于1 047和1 053nm处的发射峰(4 F3/2→4 I11/2)均有较强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4.
按3:5的化学计量比进行配料及合成,得到了YAG相的高纯原料;采用Cz法生长了掺杂浓度为5%的Yb:YAG晶体,对晶体的生长工艺进行了研究,如温场结构对晶体生长的影响;并分析了Yb:YAG 晶体开裂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数控机床用W6Mo5Cr4V2铣刀表面沉积了3种不同组分的AlCrTiSi N涂层,对比分析了3种涂层的纳米硬度、弹性模量、摩擦系数、磨损率和切削寿命。结果表明,随着Al∶Cr原子比的减小,铣刀表面涂层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都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涂层C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均最大;涂层A的摩擦系数相对较高,其次为涂层B,而涂层C的摩擦系数最低;涂层C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能,其次为涂层B,而涂层A的耐磨性能相对较差;随着切削长度的增加,3种涂层刀具的后刀面磨损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涂层C刀具的后刀面磨损最小;3种涂层刀具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涂层C刀具的切削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6.
Nd:Gd3Ga5O12多晶原料合成及单晶生长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晶体生长时和生长后原料挥发物的XRD分析,发现在炉膛内壁上的挥发物质是Ga2O3和Ga2O的混合物,而观察窗口及后加热器内壁上的挥发物主要是Gd2O3。为避免原料中Ga2O3的挥发,按化学计量比配料,在1300℃下,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Nd:Gd3Ga5O12(Nd:GGG)多晶原料。用此多晶原料,采用提拉法进行了Nd:GGG单晶生长研究,所获单晶的荧光发射峰位于1061.54nm。对晶体表面的开裂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粒径的W28和W7碳化硼(B_4C)磨料对蓝宝石晶片进行研磨和化学机械抛光。研究了不同粒径的B_4C磨料对蓝宝石晶片研磨和化学机械抛光后的移除率、粗糙度、平坦度、弯曲度、翘曲度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W28和W7的磨料有不同的研磨和抛光性能,在相同的加工条件下,使用W28的B_4C磨料,移除速率较快,但研磨所得蓝宝石晶片的损伤层较深,单面抛光20μm不足以去除其损伤层,抛光后表面划痕较多,粗糙度较大(R_a=1.319 nm,R_t=2.584 nm),表面有明显起伏;而W7磨料的移除速率慢,研磨时间长,在单面抛光移除20μm后其损伤层全部移除,抛光所得蓝宝石晶片平坦度略佳,抛光表面平整,粗糙度较小(R_a=0.194 nm,R_t=0.361 nm),无明显起伏,表面质量相对较高,适于精修平坦度。  相似文献   
8.
首次采用泡生法生长了掺铒钨酸镱钾(分子式:Er3+:KYb(WO4)2,简称:Er:KYbW)激光晶体。室温下测试了该晶体的吸收及上转换发射光谱。在荧光光谱中,观察到3个较为明显的上转换发射带,分别位于470~560nm,645~675 nm,750~850 nm。其中,位于533 nm处的上转换绿光强度最大。基于能量匹配原理分析了晶体上转换发光基质,结果表明,上转换红光和绿光的发光渠道均为双光子过程。根据J-O理论,计算了光谱参数,强度参数为:Ω2=16.342×10-20cm2,Ω4=4.183×10-20cm2,Ω6=1.264×10-20cm2;对应于绿光4S3/2-4I15/2跃迁的荧光分支比为76.37%,荧光寿命为278μs。这些光学参数表明Er:KYbW激光晶体可实现高效上转换绿光发射。  相似文献   
9.
采用提拉法生长了掺铥氟化钇钡(Tm3+:BaY2F8,Tm:BYF)激光晶体。通过X射线衍射和光谱测试研究了晶体的相组成和光谱特征。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2/m,计算的晶胞参数:a=0.699 28 nm,b=1.052 93 nm,c=0.427 51 nm,β=99.69°。在吸收光谱中,室温下791...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掺钬氟化钇钡[分子式:Ho:Ba Y2F8,简称Ho:BYF]粉体,确定了粉体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以NH4F溶液为沉淀剂,EDTA为螯合剂,乙二醇为分散剂,采用顺序滴定法,获得Ho:Ba Y2F8前驱体。对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烧结,并采用XRD,FI-IR,TG—DTA和SEM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前驱体在550℃左右开始由Ca F2型(立方相)向单斜相转变;最佳烧结温度为650℃,粉体尺寸约100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