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0年   7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1.
易瑞强 《陕西煤炭》2020,39(3):48-51,56
为应对采场少人乃至无人化的需求,实现远离采场顺槽以及地面的远程遥控采煤方式成为自动化、智能化的必然趋势。在明确综采工作面采煤机远程智能遥控技术的总体要求和国内相关技术发展现状后,从远程控制技术的系统方案、安全控制逻辑和操作策略、远程记忆截割控制技术、采煤机与支架、刮板等设备的协同控制技术等方面论述了采煤机远程智能控制技术的优势和具体操作方式;分析了远控实时性技术、故障诊断及数据分析、远控操作的常态化等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针对黄陵矿区顶板局部破碎严重,底板为低承载的泥岩,且顶底板有油型气、本煤层瓦斯含量高的矿井的地质条件,研制开发了适用于中等复杂地质条件,由掘锚一体机、锚杆转载机和柔性连续运输系统组成的快速掘进系统,并在303胶带巷实施工业试验。实践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快速掘进、掘锚平行、连续运输的整机系统功能,改变了传统掘进工艺,大幅提高了巷道掘进效率,为瓦斯、油型气治理提供充裕的时间,保证人员在可靠防护和良好环境中作业。结合实践过程,发现综合效率相比传统综掘成倍提高,缓解了采掘失衡,可以满足高效掘进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有机胺脱硫技术对铜冶炼过程环集烟气的作用机理,详细阐述了脱硫工艺中的SO_2吸收与解析、有机胺溶液的净化等生产过程。通过贵溪冶炼厂的有机胺脱硫工艺与之前活性焦脱硫工艺的对比,可以得出有机胺脱硫在脱硫效率、作业率都有很大的提高,环集尾气排放SO_2浓度可以控制50mg/m~3以下,脱硫效率高达95.92%。  相似文献   
4.
易瑞强 《铜业工程》2020,(3):37-39,62
干燥机是闪速炼铜工艺过程的重要设备之一,铜精矿通过皮带输送进干燥机,与内部通入蒸汽的盘管接触,将水分蒸发,完成铜精矿的干燥。干燥机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闪速炉的作业效果,贵溪冶炼厂的蒸汽干燥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进料端堵料、盘管易磨损、换热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对设备结构和工艺方法的的改进,从而提高了蒸汽干燥机的作业效率,为提高闪速炉作业率提供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5.
贵冶卡尔多炉是国内首台主要用于处理废杂铜的冶金炉,目前对国外卡尔多炉了解甚少,无指标可比较.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卡尔多炉仍有部分不如意的技经指标,如生产成本较高、金属回收率低等.如何持续优化卡尔多炉技术经济指标,我们以类似杂铜冶炼炉好的指标为标杆,制定更高技术指标作为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6.
煤矿综采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日渐成熟,但由于自动化综采工作面采煤工艺复杂,智能化系统庞大,各设备作业条件复杂。在分析各自动化子系统间存在大量信息孤岛、现存在综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不能有效联通,数据可用性低的问题,为了在海量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数据中,提取挖掘其内在控制和生产决策方面有潜在价值的信息,探究如何通过深度数据挖掘实现对综采自动化系统的精准开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建立的开采模型的融合数据分析,根据实时工况数据及各传感器测量数据的实际控制反馈,进行智能开采模型算法的深度学习和控制算法的迭代;随着数据挖掘不断优化控制参数和控制策略算法分析,增加了系统和装备的分析决策功能,最终转换为精准开采决策,极大提升了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由于电炉贫化闪速炉渣具有耗费大量电能、作业环境差、检修维护费用高等缺点,对闪速炉排渣方式进行改造。通过对工艺的铜回收率影响分析,闪速炉排渣含铜的计算和对当前生产规模影响分析,以及对闪速炉排渣方式改进后的经济计算等,以此得出闪速炉直排渣的改造是可行的。改造不会影响铜的利用率和当前的生产规模,还可以减少电炉大量消耗的电能,降低成本,同时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改善环境,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8.
刘建伟  易瑞强 《煤矿机械》2020,41(8):145-149
以陕西黄陵二号煤矿有限公司303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析传统掘进存在的问题,指出快掘系统优化的6大关键因素和14种间接因素。基于对快速掘进设备的理论分析、ANSYS计算、工程验证,调整深部煤巷快速掘进关键设备的参数。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快速掘进系统明显提高了矿区掘进水平,并且顶板及两帮位移均未超过10 mm,满足了支护要求,同时满足了机械化、自动化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