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2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本平 《冶金分析》2004,24(Z2):733-736
介绍了不确定度计算的基本原理及在红外法测定低合金钢样品中碳硫中的应用,借助于相对不确定度的概念,更加准确地对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2.
徐本平  李晖 《冶金分析》2004,24(Z1):358-360
利用LECO TC-600氧氮分析仪,建立了钒氮合金中高含量氮的脉冲加热-热导分析法.测定范围1.00%~40.00%,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0.61%.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3.
测定氮化钛的方法有蒸馏容重法、变色酸比色法和脉冲色谱法等。用测氮换算为TiN的方法比测钛换算为TiN的方法所带来的误差小。根据文献[1]介绍,在高炉冶炼时可以形成的氮化物有Fe_2N,Fe_4N,Si_3N_4,AlN,CaN,Mn_5N_2,TiC·TiN,TiN,VN,MeC·MeN,Me_n(CN)_m等。要使氮化钛相与其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不确定度计算的基本原理及在低合金钢样品中测定碳硫中的应用,借助于相对不确定度的概念,更加准确的对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攀枝花矿区所产多元素共生钒钛磁铁矿作为基本原料的钢铁冶炼和选钛工艺流程为主线,具体针对攀钢钒冶炼工艺流程的技术特点和关键控制环节,重点选取烧结矿、高炉渣、钒渣、钢渣等样品作为稀散元素分布走向研究的监测和调查对象,开展了镓、钪、铬、钴、镍、铌、锆的调查研究.通过资料调研和检测分析,尤其是引入富集比和总回收率的概念,综合对比分析,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方面阐明了攀枝花矿(攀钢钒)应重点考虑钒渣中铬、铌元素和高炉渣中镓、钪、锆元素为综合利用的可行性及主攻方向,为进一步深入全面地综合开发利用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徐本平 《冶金分析》2015,35(8):76-81
通过对钒氮合金标准样品研制过程中的样品均匀性检验、定值结果的计算和误差的统计分析,阐述了数理统计方法在标准样品研制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为冶金标准样品研制者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参考样本。根据GB/T 15000《标准样品工作导则》和YB/T 082《冶金产品分析用标准样品技术规范》对标准样品研制的要求并结合实际,采用了方差分析法对标准样品均匀性进行判断,夏皮罗-威尔克方法用于考查定值数据的正态性,科克伦、格拉布斯和狄克逊检验法对定值数据的可疑值和离群值进行了检查和筛选,t检验对标准样品稳定性进行了判定,确保了钒氮合金标准样品的均匀性、稳定性及定值数据的准确性,使钒氮合金标准样品成为合格的标准参考物质。  相似文献   
7.
徐本平 《冶金分析》2013,33(11):74-78
严格按照GB/T6379.2—2004标准,组织了多家实验室用硫酸铁铵滴定法检测铁矿石中TiO2的精密度试验,采用了曼德尔、科克伦、格拉布斯和狄克逊检验法对数据的一致性和离群值进行了检查,并借助EXCEL的计算工具对精密度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计算,确定了分析方法的精密度的函数关系式。用重复性r和再现性R真实、客观地反映了所用分析方法的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精度。  相似文献   
8.
VN合金化对20MnSiV钢筋钢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比研究了VN合金化和Fe-V合金化的20MnSiV钢筋钢的显微组织和钒析出物。结果表明:用VN合金化的20MnSiV钢筋钢的铁素体量较多,珠光体量较少;钒析出物的量明显较多。顶计用vN合金生产的20MnSiV钢筋钢将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较低的冲击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9.
10.
徐本平 《冶金分析》2004,24(Z1):398-400
由于在采用ASTME1915-01<采用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分析金属矿石及相关原料的标准试验方法>标准[1]对铁矿石进行分析时,发现样品颜色不同硫的分析结果相差很大,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门研究,发现红色与黑色的铁矿粉其结构上有所不同,所以熔样效果上就出现差异,一般的助熔剂,不能完全适应,有时会造成板流偏低,硫释放不完全,使测定结果不稳定而且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