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75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武俊  李清海  张衍国 《动力工程》2004,24(5):732-735
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新型通道式分离器的结构优化方案,并对改进前后的分离器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出口的阻力是分离阻力损失的主要部分,改变分离器出口管的长度能有效地降低分离器的阻力,但是同时也使分离器的效率有所下降。利用清华大学自主开发的150t/d循环床垃圾焚烧炉对通道式分离器的性能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下(颗粒浓度实测值0.8kg/m^3~3.3kg/m^3),通道式分离器的效率高达99.8%以上。图8表2参6  相似文献   
2.
该文介绍了配电自动化系统 ,提出了在 6kV配电系统实现自动化的意义 ,并提出了该系统的实现方案及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3.
高水分城市生活垃圾干燥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马弗炉内对高水分城市生活垃圾(白菜茎和土豆块)进行干燥试验,分别获得了其在炉内的失重率曲线,结果显示:当干燥温度高于120℃时,白菜茎经过25 min,失重率已超过80%;对土豆块,经过相同的时间时,失重率仅为30%。同时根据试验结果拟合整理出了试验温度范围内两种高水分垃圾干燥过程的Arrhenius方程和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高水分生活垃圾的活化能较低,其干燥过程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相似文献   
4.
钴氨络合物具有良好的同时脱硫脱硝能力,但是在吸收的过程中,[Co(NH_3)_6]~(2+)易被氧气氧化为[Co(NH_3)_6]~(3+)而失去络合NO的能力。为了使反应循环进行,需将[Co(NH_3)_6]~(3+)还原为[Co(NH_3)_6]~(2+)。利用碘离子和溴离子做为[Co(NH_3)_6]~(3+)的还原剂,搭建再生实验台开展pH值、温度以及卤素离子浓度对[Co(NH_3)_6]~(3+)转化率影响的实验研究,比较2种离子的还原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溴离子相比,碘离子还原[Co(NH_3)_6]~(3+)的反应速率更快,达到平衡的时间更短,[Co(NH_3)_6]~(3+)的转化率更高,还原效果更好。pH值降低、温度升高可促进碘离子和溴离子对[Co(NH_3)_6]~(3+)的还原。浓度提高对碘离子还原[Co(NH_3)_6]~(3+)的影响很小,但可提高溴离子做还原剂时[Co(NH_3)_6]~(3+)的转化率。当溶液的pH值为9.8,温度为50℃,浓度为0.03 mol/L时,碘离子做还原剂的[Co(NH_3)_6]~(3+)转化率最大可达52%,溴离子做还原剂的[Co(NH_3)_6]~(3+)转化率最大可达33%。  相似文献   
5.
FD模型应用于煤热解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虞君武  陈永利  何榕  张衍国 《化工学报》2014,65(9):3592-3598
为将煤热解FD模型引入对煤热解实际过程的数值计算与分析,提出了适用于煤热解实际过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分别对3种不同的煤在热管反应器中的热解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实验结果以及已有的FG-DVC模型、CPD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分析了热解温度、颗粒粒径对煤热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G-DVC模型、CPD模型相比,FD模型的计算精度更高,能更好地用于数值计算煤热解的实际过程;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气体产量先快速增大,当热解温度高于1373 K时,气体产量的变化很小;而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焦油产量一直逐渐减小,且达到焦油产量最大值所需的时间也缩短;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气体与焦油的产量都逐渐减小,而达到焦油产量最大值所需的时间却延长。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煤粉燃烧室内蒸汽注入对NOx和CO的生成的影响,其目的是研制低NOx煤粉助燃燃烧器,该燃烧器应用于垃圾焚烧领域.实验结果表明,蒸汽注入可导致NOx浓度下降和CO浓度上升.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小型卧式循环流化床结构、性能及技术特点,以7WM卧式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以CFD软件FLUENT为计算平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炉内流场、压力分布、温度分布、颗粒浓度及CO、CO2等组分浓度,用以优化锅炉设计。  相似文献   
8.
石煤提钒钠化焙烧与钙化焙烧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调研了石煤提钒钠化焙烧和钙化焙烧两种工艺的发展现状。高硅低钙含量的石煤宜采用钠化焙烧,高钙含量的石煤宜采用钙化焙烧,两种工艺各有所长。归纳了两种工艺下石煤提钒的最佳焙烧条件,得出最佳焙烧条件分别为:钠化焙烧温度区间800~850℃,焙烧时间2.0~2.5h,磨矿粒度106~180um,氯化钠用量为矿石的10%~20%。钙化焙烧比钠化焙烧要高100℃,温度区间900~950℃,焙烧时间2~3h,磨矿粒度106~180um,石灰用量为矿石的6%~8%。两种焙烧都需要充足的氧化氛围,但钠化焙烧时氧气不宜过多。各最佳焙烧条件之间存在一定耦合关系,在生产实际中,宜针对不同石煤进行特定实验。最后,总结了石煤提钒的主要焙烧设备,其中流化床炉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详细分析了高温水泥熟料和高温烧结矿冷却过程传热机理的基础上,根据多孔介质气-固换热理论,建立了适用于高温散料在篦冷机和环冷机冷却过程的气-固换热三维通用物理数学模型,通过合理假设简化为更易求解和适于工程应用的一维非稳态换热模型,同时对相关参数的确定进行了研究。最后,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提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案,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针对液态高炉熔渣干法粒化后熔渣属于大颗粒物料,在流化床中的流动与传热规律有其独特的特点,本文搭建了气固流化床的实验台,对粒化后的高炉熔渣在流化床内的流动特性和换热特性进行实现研究。实验表明,在流化床埋管附近区域,随着风速增大,颗粒浓度减小。流化风速在1.06~1.33m/s时,床层压降维持在10kPa左右。当换热温差恒定时,床层与埋管间的换热系数基本保持恒定,受风速的影响很小,并且风速越小越有利于维持床温。实验结果可供开展高炉渣干法粒化及其余热利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