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7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鹏  刘斌  王丽  张晨鼎 《化学世界》2002,43(7):339-341
报道了配合物 Gd I3·C6 H1 2 N4 · HI· 1 4H2 O的新的合成方法 ,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质谱、差热 -热重分析 ,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首次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了150℃NaHCO_3─NaCl—H_2O、NaHCO_3—Na_2SO_4—H_2O两个三元体系及150℃Na_2CO_3—NaHCO_3—Na_2SO_4—H_2O、Na_2CO_3—NaHCO_3—NaCl—H_2O和NaHCO_2—Na_2SO_4—NaCl—H_2O三个四元体系的相平衡数据,结合前人工作,绘制了上述各体系的相图,并对各相图的构成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150℃Na_2CO_3—NaHCO_3—Na_2SO_4—NaCl—H_2O五元体系七个结晶区的相平衡数据,结合文献数据绘制了150℃该五元体系的相图,对相图的构成进行了分析讨论,并进行了以内蒙天然碱为原料,采用蒸发法生产纯碱的蒸发过程的相图分析和相图计算。  相似文献   
4.
天然碱矿床     
一简介本文摘译自1975年美国AIME 编辑出版的Industrial Minerals and Rocks 一书中Sodium Carbonate Deposits 一节。虽然文中提到的有关亚洲特别是中国天然碱的情况很少,但对了解世界天然碱概况尤其是美洲和非洲天然碱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者L.E.Mannion 系美国斯陶福化学公司总地质师。  相似文献   
5.
独具特色的美国苏打公司90万t/a天然纯碱装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晨鼎 《纯碱工业》2001,(5):3-5,12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 ,美国苏打公司溶采苏打石矿、年产 90万t重质纯碱和 14万t小苏打的生产装置 ,已于 2 0 0 0年 11月投产。该公司总经理库尔特·耐尔森在今年 6月于布鲁塞尔召开的“世界纯碱工业研讨会”上 ,首次报告了其溶采和加工的工艺概况 ,并宣称工厂运行平稳 ,产品质量优良。该报告受到专家们的重视。本文根据库尔特·耐尔森的报告和近期有关报导 ,介绍其溶采和加工工艺 ,并对其生产成本作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近期国外对碳酸氢钠结晶动力学实验研究最有意义的两项成果。Zhu Yi等对过饱和度测定方法有创新,根据碳酸氢钠结晶动力学实验结果提出了成核速率和晶体成长速率的模型。A.Saberi等利用工业碳化塔进行碳酸氢钠结晶动力学实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了成核速率和晶体成长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7.
在经历几年不景气之后,氯碱市场开始反弹.工业分析家认为由于氯和烧碱的需求增长,而生产能力的扩大又有限制,北美的氯碱价格将在2000年第一季度继续回升.西欧和其他地区的氯碱价格也将从第二季度开始回升.  相似文献   
8.
美国在开发科罗拉多苏打石矿床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及其复盐与水合物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及其复盐与水合物的晶体结构研究成果,分别列出以X射线衍射或中子衍射方法测定的晶胞内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键长和夹角数据,并给出了描述微观晶体结构的示意图,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0.
碳酸钠溶液吸收CO2的过程为一带有化学反应的相际间对流传质过程。吸收速率不仅与CO2沿扩散途径的扩散速率有关,而且与液相本体中化学反应速率有关,过程的总推动力较物理吸收为大。近期国内外研究工作者依据不同的思路和数学方法,提出了各自的描述碳酸钠溶液吸收CO2动力学的传质-化学反应模型和计算方法,并与实验结果相对照。本文试以对流传质的溶质渗透、表面更新和双膜等三种理论模型将他们分类,并分别扼要介绍,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