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1.
青铜峡铝厂一期80kA上插自焙槽运行20多年,阴极槽壳多数已得到更换,但阳极框套约有三分之一严重破损,迫切需要利用大修槽逐步更换,更换阳极框套在以前是没有过的。本文介绍了一期阳极框套的现状及更换阳极框套的办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青铜峡铝厂老系列电解槽原设计容量为80kA,但由于各种原因,投产二十多年来,电流一直处于州也状态。强化电流一方面导致铝液水平升高,炉面高,跑电解质现象频繁,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各部压降增高,阳极电流密度增加,槽温高,导致电流效率下降,电耗增加。本文对电流强度与电流效率.单位电耗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回顾了老系列强化电流的历史原因.以及对生产的危害性,介绍了降低电流实验的步骤、方法、结果。  相似文献   
3.
张创奇 《轻金属》1995,(10):29-33
青铜峡铝厂第一电解分厂1994年电流效率和电耗分别为88.79%和14950kWh/T,电耗低于15000kWh/t,对于上插自焙槽来说无疑是飞跃。从1970年投产以来的二十多年中,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基本上找到了一套能够满足正常生产需要的技术方法,阳极工艺也进行改进,产生了较显著的效果,本文对80kA上插自焙槽工艺技术条件的选择和部分改进措施作了介绍,并对存在的及解决的方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张创奇 《轻金属》1994,(5):34-36
青铜峡铝厂80kA老系列电解槽炉面高,炉底沉淀多,电解质不易保持,劳动强度大,其关键问题在于铝液水平高。第一电解分厂通过近半年的低铝水平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试验的方法,步骤和结果。  相似文献   
5.
自焙槽在我国铝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技术也比较成熟,近年来经济技术指标也有长足的提高,但各个企业之间发展不尽平衡,有必要开展广泛的交流。随着铝工业的不断发展,自焙槽遇到了一系列问题,需要改进和改造。本文以青铜峡铝厂80kA上插自焙槽为例,对自焙槽最佳技术条件的选择方法作了详细介绍,对电力部门实行峰谷电价后,电解系列电流强度该不该调整做了分析,另外对自焙槽改进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张创奇 《轻金属》1994,(12):23-26
青铜峡铝厂老系列电解槽原设计容量为80KA,但由于各种原因,投产二十多年来,电流一直处于强化状态,强化电流一方面导致铝液水平升高,炉面高,跑电解质现象频繁,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各部压降增高,阳极电流密度增加,槽温高,导致电流效率下降,电耗增加,本文对电流强度与电流效率,单位电耗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回顾了老系列强化电流的历史原因,以及对生产的危害性,介绍了降低电流实验的步骤,方法,结果。  相似文献   
7.
青铜峡铝厂80kA老系列电解槽炉面高,炉底沉淀多,电解质不易保持.劳动强度大.其关键问题在于铝液水平高.第一电解分厂通过近半年的低铝水平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试验的方法.步骤和结果.  相似文献   
8.
张创奇 《轻金属》1996,(2):29-31
大修后的电解槽焙烧启动质量高低,关系到一个电解槽生产周期内各项指标的好坏,本文例举以往焙烧启动中易出现的问题,分析了造成若干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