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6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Pr dopedalkalineearthmetaltitanateswithper ovskitestructurehaverecentlybeenthesubjectof manyinvestigations.Thisisbecauseoftheirhigh chemicalstability,strongandsharpredemission,and longafterglowluminescence[1~13].CaTiO3∶Pr3+,asa relativelynewluminescencematerialofthatcategory,andexhibitsredcathodoluminescencelocatedatthe CIEcoordinate[8]ofx=0.680andy=0.311,very closeto“idealred”ofNTSC(NationalTelevision StandardsCommittee).Inaddition,itisapromising redlongpersistencephosphor,whichmayp…  相似文献   
2.
以Sr2+,Y3+和Eu3+的混合硝酸盐溶液为阳离子溶液,以(NH4)2CO3为沉淀剂,共沉淀法制备了碳酸盐前驱体,TG-DSC分析结果表明,随着(NH4)2CO3浓度的升高,前驱体组成由碱式碳酸盐向正盐转变。以CS2为硫化剂,高温煅烧前驱体合成了SrY2S4∶Eu2+红色荧光粉。XRD表明前驱体经800℃处理得到纯相SrY2S4。荧光光谱和SEM研究表明在[Sr(NO3)2+Eu(NO3)3]∶[Y(NO3)3]∶[(NH4)2CO3]=0.25∶0.50∶2.00(摩尔比)条件下制备前驱体,然后1050℃煅烧4 h所得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最大,粒径小于1μm,粒子形貌呈椭球。Eu2+在SrY2S4基质中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是0.6%。  相似文献   
3.
发红光的CaS:Bi荧光粉的合成与光谱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反应法用Bi2O3、CaSO4、碳粉、NH4Cl作原料,经高温灼烧.合成了CaS:Bi红色磷光体。该荧光粉有较长的红色余辉,与CaS:Eu类似,可代替CaS:Eu夜光粉用于制造夜光塑料、夜光涂料、夜光瓷,开发夜光仿玉、夜光红宝石、夜光花瓶等产品。  相似文献   
4.
CaTiO_3∶Pr~(3+)的合成及发光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采用高温团相反应合成TCaTiO3∶Pr3+红色发光材料、报道了Pr3+激活的CaTiO3的光谱特征及长余辉特性,并与CaS∶Eu的光谱特性及长余辉进行了比较。CaTiO3∶Pr3+将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各类光电材料中,钙钛矿量子点以优异的性能脱颖而出。相对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量子点,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IPQDs)的稳定性更高。IPQDs因具有光吸收系数高、发射光谱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高、组成与尺寸可调、发射光谱可调以及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等特性而备受关注,是当前最具潜力的光电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发光二极管(LEDs)、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激光等领域。IPQDs材料尚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发光机理不够明确。仍需要大量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来揭示其优异光电性能背后的内在机制。(2) CsPbCl_3的PLQY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3)成分铅具有毒性。铅在IPQDs中的角色需要进一步剖析,为进一步发展无铅或少铅的钙钛矿材料奠定理论基础。(4)稳定性差。IPQDs在极性溶剂中极易分解或团聚;对光、氧气、湿度和温度的稳定性差;易发生阴离子交换。(5)量子点表面的长链绝缘配体不利于晶粒间电荷迁移。在充分钝化量子点表面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配体对电荷迁移的阻碍是发展高效LEDs的有效途径。(6)为适应规模化生产,需要进一步优化制备工艺。近年来,研究者主要从亟待解决的毒性和稳定性问题展开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使用无毒或低毒的金属(如Mn、Sn等)来全部或部分取代Pb,以及用聚合物材料来包覆IPQDs,均为解决该材料的毒性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而通过掺杂Mn2+可提高钙钛矿晶格的形成能,从根源上改善了IPQDs的热稳定性。此外,利用有机、无机或高分子等材料包覆IPQDs,可以有效避免其与外界环境接触,进而提高该材料的稳定性。本文全面综述了近年来有关IPQDs的研究进展,包括合成方法、形貌、光学性质和表面性质。着重分析了该材料存在的稳定性和铅的毒性问题以及目前的解决方案。探讨了该材料在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以及激光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后,总结了该材料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 Sr4 Al14 O25∶ Eu , Nd 夜光粉 样品的 X 射线衍射 分析,确 定其是一 混晶结 构。 Eu 2 +取代基质 中 Sr2 + 的位 置, Nd3 + 取代 Al3 + 的位置 。通过 扫描电 镜测定 了样 品的 外观 形貌 和颗 粒级配。  相似文献   
7.
CaO-La2O3-B2O3-Eu2O3转光玻璃的合成及荧光性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CaO-La2O3-B2O3-Eu2O3体系的玻璃化温度在1025℃附近。荧光光谱和ESR谱研究表明,在CaO-La2O3-B2O3-Eu2O3玻璃体系中存在着Eu2 和Eu3 两种价态离子。316,360,379,394,413,462和532nm锐线激发峰和592,616和650红区发射峰分别对应Eu3 的f-f激发跃迁和5D0-7FJ(J=1,2,3)跃迁发射;351nm和427nm宽带激发峰和蓝区发射分别对应Eu2 的5d-4f激发跃迁和发射。  相似文献   
8.
采用前驱体微波加热法、电阻加热法和传统的高温固相法等不同方法制备了Ca0.8Zn0.2TiO3Pr3+荧光粉,以 TG-DSC、XRD、荧光光谱和粒度分析为表征手段,比较了不同方法制备Ca0.8Zn0.2TiO3Pr3+的发光性质.XRD测定结果表明, 前驱体微波加热法和电阻加热法制备的样品可使反应温度低200℃,但材料的晶体化程度不高.TG-DSC的测定结果表明,前驱体在加热达到700℃以上才完全失重.荧光光谱和粒度分析的测定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制备的荧光粉相比, 前驱体微波加热法和电阻加热法制备的荧光粉具有发光增强和颗粒细小均匀的特点,但微波加热法更为简单.  相似文献   
9.
Nanophosphor with the nominal composition of Ca0.8 Zn0.2 TiO3 : Pr3 + , Na^+ (CZTOPN) was synthesized at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 by the sol-gel method. Metal ions were dispersed by citric acid in ethylene glycol solvent and then react with Ti(OC4H9)4 to form sol and gel.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of the precursor, and crystallization and particle size of CZTOPN were examined by thermal analysis (TG-DSC),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can election microscopy (SEM). Results of TG-DSC and XRD reveal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Ca0.8 Zn0.2 TiO3 : Pr3 + , Na^+ changes with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SEM data indicate that the diameter of particles is under 50 nm even if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increases to 1000 ℃. In contrast to a solid state reaction, the excitation spectra of samples synthesized by the sol-gel method shift blue about 10 nm and the emission intensity at 617 nm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10.
烟草中烟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烟草及烟草制品中烟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研究现状、反相和离子对HPLC色谱模式、样品提取与辅助技术和纯化等,认为应加强有关建立快捷、稳定、对环境友好的处理大量样品的制备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