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3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采用水热法,使用层状钛酸盐纳米线和氢氧化锶作为前驱物,在一定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条件下简单地制备出了超细SrTiO3粉体。结果表明,只有在反应条件和反应物配比合适时才能得到纯的SrTiO3粉体。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SrTiO3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rTiO3粉体绝大部分为线状,长度约20μm,直径100~500nm。用接触角仪对所制备的SrTiO3粉体的亲疏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产物SrTiO3的纯度逐渐增加,由原来的完全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接触角为36.820。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温溶剂合成法制备了稀释磁性半导体(DMS)Pb0.954Mn0.046Se纳米晶体(NCs).使用TEM和XANES测试手段对此DMS纳米晶体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纳米晶体尺寸分布较均匀,而且掺杂在PbSe中的Mn离子仍是+2价的,同时也证实了Mn离子的掺杂导致了DMSNCs的晶格发生了少许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Cu_2O的特性和用途,全面综述了近年来采用化学还原法和辐射法制备Cu_2O纳米粒子的研究现状,比较了这两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对纳米Cu_2O的研究前景和可能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通过离子交换和水热两步合成过程简单制备了Yb3+、Er3+和Eu3+共掺杂锐钛矿型TiO2纳米带。该3种离子共掺杂未导致TiO2结构和形貌发生变化。光学特性测试结果表明,由于稀土离子掺杂浓度低,Eu3+掺杂未改变由Yb3+和Er3+产生的上转换发射峰位,但可观察到因上转换发光激发的Eu3+荧光发射峰;Eu3+荧光光谱也未受到Yb3+和Er3+掺杂的影响。通过对掺杂样品上转换发光机理的考察证实,上转换发光过程是双光子过程,但TiO2和Eu3+掺杂对此发光过程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负载有立方相p-型半导体Cu1.8S颗粒的TiO2纳米带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u2O自牺牲模板法, 以负载有立方相p-型半导体Cu2O颗粒的TiO2纳米带作为前驱物, 在水热条件下与硫脲进行反应, 制得了负载有立方相p-型半导体Cu1.8S颗粒的TiO2纳米带. 测试结果表明, 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硫脲浓度对Cu1.8S纯度和形貌皆有影响. 若反应在较低温度(如120℃)进行, 即使反应时间达到25 h, 产物中除了生成Cu1.8S还存在未反应Cu2O; 若水热温度控制在160℃反应25 h, 当硫脲浓度为0.25 mol/L时, 负载物基本上是Cu1.8S且分散较好, 当硫脲浓度升到0.5 mol/L时, 负载物团聚严重. 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与纯TiO2纳米带相比, 在负载有Cu2O或Cu1.8S后光催化活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温溶剂法,在十八胺(ODA)和十八醇(OD)混合溶剂中合成了CdSe量子点(QDs),表征了在不同反应时间和不同ODA与OD质量比条件下制备的QDs粒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在混合溶剂中不仅可以制备出分散性良好、粒径均匀的QDs,而且还能获得高量子效率的产物;ODA含量变化基本不影响QDs的初始成核粒径,但对量子效率有很明显的影响,ODA含量的增加对获得高量子效率的产物有利。  相似文献   
7.
通过使用离子交换法和水热法,简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含量的Co~(2+)和Ni~(2+)共掺杂锐钛矿型TiO_2纳米带.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红外(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各种测试技术对这些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o~(2+)和Ni~(2+)皆掺入TiO_2晶格中,没有发现任何钴或镍金属簇或金属纳米粒子存在,也未发现有它们的氧化物第二相存在.磁性测试结果证实,所有掺杂样品皆有室温铁磁性,但所表现的磁性行为很复杂,同时具有铁磁性和顺磁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解法合成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修饰的Fe2O3纳米材料(包括球形与纳米棒、球形与纳米线)和未经PVP修饰的菱形α-Fe2O3纳米材料.产物的紫外吸收边约为480nm,较体相材料明显"蓝移".PVP修饰的纳米Fe2O3的矫顽力、饱和磁化强度和剩余磁化强度较未修饰的产物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偏钛酸作原料,用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AMIM][Cl])室温离子液体,在温度160℃下水热制备了锐钛矿型的纳米二氧化钛.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手段分别对所制备光催化剂的晶型、形貌、光学特性和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为锐钛矿型,其平均晶粒大小为18.4nm,颗粒为类椭球状,在可见光区存在一定的吸收,光催化性能测试表明所制备光催化剂降解亚甲基蓝的能力高于商业品P.25,并且在可见光照射下表现出了一定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纳米材料的研究逐渐深入,具有类石墨烯结构的二维纳米材料,如MoS_2纳米片,已经成为被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围绕MoS_2纳米片在很多领域的具体应用研究,从简单介绍MoS_2纳米片的结构和主要合成方法开始,重点论述了MoS_2纳米片及其相关材料的四个应用研究成果。首先,作为催化剂,与MoS_2纳米片相关的材料在光或电催化析氢反应和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被详细阐述,其中涉及的与MoS_2纳米片复合的材料主要有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Ti O2纳米粒子、金属纳米粒子、半导体纳米粒子等;然后,详细介绍了与MoS_2纳米片相关的材料在生物传感器和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在生物传感器方面,人们发现MoS_2纳米片对生物分子有较灵敏的响应;在医药领域方面,人们发现MoS_2纳米片可以作为光吸收剂或载体得到应用。最后,对这种材料在未来的研究探索和可能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