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机械合金化和微波烧结法制备了B_(4)C-Al复合材料,采用DSC和XRD分析法,研究了B_(4)C和Al在20~1500℃温度区间内的化学反应和生成产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B_(4)C-Al复合材料的相组成。结果表明:在625~690℃温度区间,B_(4)C和Al反应生成产物为Al_(3)BC和AlB_(2);在1150~1185℃温度区间内,B_(4)C和Al反应生成产物为Al_(4)C_(3)和AlB_(12)C_(2);在1320~1350℃温度区间,B_(4)C和Al反应生成产物为AlB_(12)C_(2)。  相似文献   
2.
采用机械合金化和冷压微波烧结法制备了Cu_(20)Fe_(80)合金,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其显微组织和相组成,并测定合金的致密度和硬度,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合金组织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Cu_(20)Fe_(80)合金冷压压坯组织呈层片状;随压制压力的提高,Cu_(20)Fe_(80)合金压坯的致密程度逐渐提高,由疏松逐渐密实,成形性提高;微波烧结后显微组织呈现层片状,随压制压力的增加,晶界逐渐明显,孔隙减少,致密度增加,硬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机械合金化和冷压微波烧结法制备了Cu_(20)Fe_(80)合金,研究了La_2O_3添加对Cu_(20)Fe_(80)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观察和分析Cu_(20)Fe_(80)合金组织形貌和相组成,并测定了合金的致密度和硬度。结果表明:Cu_(20)Fe_(80)合金粉体呈层片状,随La2O3质量分数的增加,合金粉体得到细化,机械合金化程度增强;Cu_(20)Fe_(80)合金粉体的冷压压坯组织呈层片状,随La_2O_3质量分数的增加,压坯致密程度和成型性提高;微波烧结后组织呈现层片状,随La_2O_3质量分数的增加,空隙先减少后增加,烧结组织致密度和硬度先提高后减小;综合分析,La_2O_3最佳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钢管叠合柱的施工方法及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电弧熔炼过程中LaFe_(10)Si_3合金的凝固行为。应用XRD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合金组织相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温度梯度和成分偏析造成LaFe_(10)Si_3合金铸锭显微组织大致分成了5层,从样品四周到中部,析出1∶13相形貌依次为板条状、椭圆状、柱状、等轴晶状和羽毛状;La(Fe,Si)13合金铸锭中1∶13相析出方式应该有3种,直接析出形成等轴晶,1∶13相包裹α-Fe相形成包晶相析出,1∶13相与1∶1∶1相和1∶2∶2相共晶析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CSP热轧酸洗深冲SPHD板生产中大量数据分析,研究了影响SPHD板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制备工艺条件一定的情况下,SPHD钢板中成分和厚度是影响其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其中,C、S、Mn和Si含量的变化对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存在10 MPa左右的影响。SPHD板厚度对于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随SPHD厚度的增加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降低,伸长率增加。  相似文献   
7.
外加剂已成为混凝土配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效减水剂与河北地区常用水泥品种的适应性展开试验研究,通过测定水泥净浆流动度来评价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用于指导科学试验和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8.
吴艳丽  尹素花  阴钰娇 《空间结构》2021,27(1):37-43,66
以某大跨度干煤棚预应力管桁架结构工程为例,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Gen对"分段吊装、分块提升、分级张拉"的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仿真分析,获取每个施工步中结构的变形、应力和索力,并与现场实际监测结果以及一次加载成型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关键张拉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保证张拉节点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沈阳近几年来高层、超高层建筑物的增多,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很是频繁,把该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和大家分享,共同研究总结探索更先进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
建筑垃圾配制再生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垃圾用作再生骨料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已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选择合适的原材料,通过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等一系列试验,主要研究了建筑垃圾粗骨料掺量、水灰比、外加剂掺量等3个因素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及其原因,旨在探讨利用建筑垃圾替代粗骨料配制中等强度混凝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