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冷轧产品规格的拓展,冷轧机组的板形控制能力面临极大压力和挑战。针对行业内较难解决的低碳钢薄窄规格碎边浪问题,以某冷轧厂1 970 mm酸轧机组带钢板形为研究对象,试验和仿真结合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薄窄规格碎边浪缺陷是在上游机架产生,并在下游机架缺陷板形逐渐被消化遗传到出口形成的。碎边浪的产生原因:一方面由于低碳钢精轧过程中边部温降过快容易导致边部粗晶,使得边部相较于中部硬度低约15HRB;另一方面由于轧制薄规格带钢的过程中工作辊会产生更大的挠曲和弹性压扁,且宽幅轧机轧制窄规格带钢过程中轧机对辊缝凸度的调节能力有限,使得薄窄规格带钢更容易发生局部延伸不均。为此,针对全流程提出了改善碎边浪的一系列措施,包括设计边部带锥度的工作辊辊形以及VCL支撑辊辊形以减少边部区域金属的延伸,降低五机架轧机轧制力以提高对碎边浪的消化能力,对酸轧入口带钢进行切边处理或采用边部加热工艺以改善边部、中部组织性能均匀性等措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边部加热工艺相较于增大装钢间隙(至200 mm)、提高终轧温度(10℃)等措施对改善带钢宽度方向温度分布均匀性效果显著,冷轧带钢板形IU值降低43%,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DP980高强钢板带材为例,研究其激光拼焊过程中的残余应力、焊接变形与焊接工艺参数的关系,用热-力耦合的方法模拟带钢激光焊接过程,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可信度.最后设置不同工况,分析焊接工艺参数对其残余应力及变形的影响.结果 表明: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焊接速度在2.0~3.0 m/min时...  相似文献   
3.
板带材的板形精度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板形精度的因素很多而且因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强耦合的关系,基于板形控制机理的传统数学模型很难准确表达其中的关系,而基于数据驱动的非机理模型则能取得很好的结果。BP神经网络作为一种发展成熟的算法可以作为一种新的预测手段应用在板形的预测工作中。因此,本文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板形的预测研究中,讨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板形预测模型的可行性以及应用的优势,重点介绍BP神经网络对板形预测带来的积极意义。BP神经网络在对即时板形缺陷系数进行预测时,能够较好的接近实际的拟合值。BP网络在训练过程中,在50轮训练后基本收敛,并且整个训练过程没有产生过拟合现象。BP神经网络对测试集进行预测,能够有效的反映板形的变化情况,且对一次、三次板形缺陷系数的预测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令狐克志  宋浩源  王永强  李飞 《钢铁》2014,49(11):53-58
 基于三维有限元建立了六辊CVC辊系模型,该模型耦合了CVC辊形曲线、辊间轧制力分布以及带钢的弹塑性变形和辊系弹性变形,通过迭代计算辊间轧制力及轧辊与轧件的弹塑性变形。通过实际轧制规程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其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的绝对误差在10 μm内,相对误差小于1%。采用该模型研究了板形控制机构如中间辊弯辊、中间辊窜辊和工作辊弯辊对带钢2次凸度和4次凸度的控制规律,并成功消除了生产现场宽薄带钢的边中复合浪缺陷。  相似文献   
5.
海缆是海上风电系统重要构成部分,接地环流是制约海缆设计及运行状态的关键要素。实际运行经验表明部分海上风场的单芯海缆存在陆上段和海上段接地环流严重不匹配现象,但是造成这种不匹配工况的原因不明,更无法根据这一现象对海缆运行状态进行清晰判断。该文依据现场海缆实际结构建立其分布参数模型,针对铠装接地和铠装金属护套全线接地两种接地方式对海缆接地环流进行分析,指出铠装全线接地时出现不匹配接地环流的原因为铠装和金属护套之间存在短路电阻;而铠装和金属护套全线接地情况下,出现不匹配接地环流的原因为铠装和金属护套之间存在短路电阻或者海缆两端接地电阻不匹配。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环流的海缆运行情况评价方法,为实际海缆运行状态的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冷轧产品品种结构不断丰富的背景下,拓展冷轧机的板形控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某钢厂产品规格拓展轧机正凸度提供能力不足、工作辊凸辊使用频率高的问题,提出将工作辊凸度转移到支撑辊上、支撑辊提供部分凸度、工作辊尽量采用平辊的思想,设计CVC、VCL、VCL+这3类支撑辊辊型,建立轧件辊系一体化模型并仿真对比新辊型与原辊型配置下轧机板形控制能力。结果表明,采用VCL140+支撑辊搭配工作辊平辊,可起到代替原支撑辊平辊搭配工作辊凸辊的效果,并可显著改善辊间接触压力的均匀性。新辊型上机应用后,超高强钢边浪板形发生率由33%降至4%,工作辊凸辊使用率由95%降至5%,机组弯辊和窜辊超限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支撑辊月平均过钢量从原12万t提高到15万t,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GRC-PC复合墙板的收缩性能,通过浇筑纯GRC墙板与3组GRC-PC复合墙板,连续监测、记录其收缩应变并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墙板的表面应力,并校核墙板抗裂性能。研究表明:复合墙板在进入收缩阶段后,GRC板会受到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收缩应变值远小于自由收缩的GRC板,减小幅度超过了70%;混凝土内埋入钢丝网片、增大墙板尺寸和室内温湿度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复合墙板的收缩应变;3组复合墙板的表面最大应力分别为4.24,6.13,8.13 MPa,均不超过GRC抗拉强度估算值,墙板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8.
对H300LA和H420LA热轧原料钢激光焊接组织性能进行探讨。采用激光焊机对热轧原料钢进行了焊接试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焊缝组织,使用维氏硬度计进行焊缝力学性能测试,利用杯突试验进行焊缝的深冲压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组织均为柱状晶粒,遵循凝固理论。H300LA焊缝组织以针状铁素体和低碳马氏体为主,热影响区以条块状铁素体和珠光体为主;H420LA焊缝组织以层片状珠光体和低碳马氏体为主,热影响区以铁素体、珠光体和低碳马氏体为主。在垂直于激光焊接焊缝方向呈现3个区域:焊缝区、热影响区和基体;在平行于激光焊接焊缝方向上,焊缝中心区域硬度值无明显变化。焊缝均具有良好的深冲压性,未出现裂纹延焊缝扩展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轧机辊形配置是影响轧制产品板形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工作辊辊形是最灵活最直接的辊形配置工艺。某厂在生产窄规格高强钢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双边浪板形缺陷,更换更大凸度二次曲线工作辊后,导致其他规格带钢轧制过程中出现中浪缺陷。本文依托该厂酸轧机组的生产工艺以及出现的板形缺陷形式,使用有限元工具分析出现板形缺陷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宽度自适应的工作辊辊形。  相似文献   
10.
孙永军  宋浩源  李珣  陈彦旭  相远茂 《轧钢》2023,40(1):121-125
当故障导致酸连轧机组5个机架不能同时正常运行时,为了快速恢复生产,提出了采用“甩机架”的生产模式,从工艺操作角度总结了“甩机架”模式投入前的生产准备和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并在1 850 mm酸连轧机组进行了实践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审核轧制计划、调整乳化液浓度、优化轧制策略、严格控制各项工艺参数等,实现了在保证设备稳定运行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以4个机架的模式继续维持生产;对于极限规格、压下率在80%以上、屈服强度高于500 MPa的高强钢,4个机架无法保证轧制过程的稳定性,满足不了质量要求,因而不适合采用“甩机架”模式进行生产。“甩机架”生产模式的快速应用为设备故障处理争取了时间,降低了停机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