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的钢制压力容器焊接预热温度、道间温度、预热维持温度、后热温度及热处理温度测量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指出适用范围特点使用要求涉及的不同之处。分别从适用范围、引用标准、温度测量方法等,全方位的对焊接及热处理温度测量方法进行对比,对今后试验工作及学习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雷索是锚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度及寿命等直接影响着锚雷的生命力。通过对锚雷雷索受力分析和失效原因分析,介绍了影响雷索强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降低雷索强度损失和提高雷索生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陶瓷缺陷检测主要依赖人工目测或放大镜观察,为解决检测效率低、结果主观性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陶瓷表面缺陷检测算法,针对于陶瓷杯表面的缺陷具体情况,在YOLOv5目标检测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小目标检测层,同时使用位置注意力机制进行特征重构提高检测的精确度,实现了高精度的缺陷检测。针对实际生产中的陶瓷双层杯进行数据采集训练,并对于每批数据进行推理,最终平均检测精度达到了95.4%。本文所改进的YOLOv5缺陷检测模型拥有更高的准确率、识别速度快等优点,可以极大地减少陶瓷质检减少人力物力的损耗与时间成本。  相似文献   
4.
硫化锌精矿还原湿法炼锌酸浸液中三价铁存在还原效率偏低、锌精矿用量大、利用率低等问题。开展温度、锌精矿粒度、锌精矿用量及反应时间对还原液中三价铁浓度及还原率的影响等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影响硫化锌精矿还原溶液中三价铁浓度的主要因素,锌精矿粒度在低温还原时影响较为明显。低温还原所需时间长,所用锌精矿量大,80 ℃下锌精矿粒度小于58 μm、锌精矿加入系数1.8以上、反应时间3 h以上才能使还原液中三价铁浓度小于0.5 g/L;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时间,减少锌精矿用量,120 ℃下锌精矿粒度150 μm、锌精矿加入系数1.5、反应时间1 h即可使还原液中三价铁浓度小于0.5 g/L。采用加压工艺提高还原温度,可有效提高锌精矿的利用率和三价铁的还原率,降低还原渣量,有利于还原渣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拌合水中预先引入不同数量的氯离子,成型净浆,由溶出法测试碳化前后自由氯离子含量,并利用X-射线衍射方法(XRD)分析碳化前后净浆物相组成,研究了在碳化作用下固化氯离子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氯离子结合满足Tuutti提出的线性吸附关系;固化氯离子并不牢固,在碳化作用下会释放;当碳化使混凝土的pH值降为11.5时,70%以上的固化氯离子会被释放;矿物掺合料具有提高胶凝材料中固化氯离子稳定性的作用;XRD分析证实了碳化会使水泥石中Friedel盐分解,由此造成固化氯离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6.
以常规湿法炼锌工艺锌浸渣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常压酸浸和加压酸浸条件下锌浸渣的酸性浸出减量化效果,以及渣中锌、铜和铟等有价金属的浸出率。结果表明,在常压酸浸条件下,渣量可减少65%以上,渣中锌含量可降至3%左右,锌、铜和铟的浸出率均在91%以上;在加压酸浸条件下,渣量可减少40%以上,渣中锌含量可将至2%以下,锌和铜的浸出率达到95%左右,但铟浸出率仅为70%左右,相对较低。常压酸浸过程锌浸渣中的铁绝大部分浸出,有利于铟的浸出;加压酸浸过程锌浸渣中的铁大量以铅铁矾的形式留在渣中,阻碍了铟的浸出。常压浸出液中铁含量较高,达到25 g/L以上;加压浸出液中铁含量较低,小于2 g/L,有利于后续浸出液中铜、铟的回收。常压浸出渣量少,有利于渣中铅、银的富集,可单独销售;加压浸出由于铁沉淀入渣,致使渣中铅、银富集比低,适合于铅锌联合企业返回铅熔炼炉。  相似文献   
7.
一、工程概况南通华能电厂输煤系统钢结构干煤棚由意大利安莎尔多公司设计,罗马尼亚制造,江苏省电建三公司安装。煤棚跨度99.6m,是我国目前跨度最大的干煤棚。储煤量约6万t。南通华能公司考虑到日后的机具情况及施工队伍需再一次的进场困难,要求在煤场不进行预压的情况下,进行吊装。  相似文献   
8.
针对砷盐净化除钴的工艺,以云南某厂的湿法炼锌浸出的中上清液为原料,以湿法炼锌产出铜砷渣作为净化除钴剂,开展了利用湿法炼锌铜砷渣进行净化除钴研究,考察了时间、两段净化除钴和不同添加剂对净化除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3h,锌粉3 g.L-1,铜砷渣2 g.L-1,铜离子400 mg.L-1,可将中上清液中的钴含量降低到小于0.01 mg.L-1,可以实现深度净化除钴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锌精矿氧压浸出过程伴生硫铁矿的氧化转化行为,以硫铁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初始硫酸浓度、温度、氧分压、矿物粒度、反应时间对硫铁矿氧压浸出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硫铁矿氧压浸出过程反应初期为耗酸反应,硫酸的消耗速率大于硫酸的生成速率,反应后期主要是元素硫氧化转化生成硫酸;反应初期浸出液中的铁主要为二价铁离子,反应后期发生铁离子的氧化,且在高温酸性溶液中三价铁离子可水解沉淀为赤铁矿和铁钒;硫铁矿中的硫元素在氧压浸出过程大部分转化为硫酸并以硫酸根的形式存在溶液中,而少部分以单质硫形式存在于浸出渣中,附着于浸出渣表面,形成包裹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释了如何有效的降低空气分离装置中铝塔现场组焊过程的焊后错边量、垂直度超差,利用多次优选法,降低了焊接过程导致的铝塔垂直度变化,并减少组对工装卡具对塔壁造成损伤.同时节省了预制及拆除工装、卡具的人工工时,节约了成本.对今后大型铝塔组对焊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