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铸板坯表面纵裂起因于结晶器弯月面初生凝固坯壳厚度的不均匀性。针对酒钢4号连铸机的实际生产情况,调查影响板坯表面纵裂的因索,认为连铸板坯纵裂与结晶器冷却强度、钢水成分、夹杂含量、拉坯速度、钢水过热度等诸因素密切相关。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连铸坯纵裂指数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2.
异步轧制对表面纳米化316L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爱强  张洋  李瑛  刘刚  刘春明 《金属学报》2005,41(3):271-276
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在316L不锈钢上制备出纳米结构表层,然后在室温对其进行80%形变量的异步轧制(CSR),研究了CSR处理后表层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60min SMAT后,样品表面形成了一定厚度的纳米晶层,晶粒尺寸为10—30nm.对其进行80%形变量的CSR后,表层组织仍为纳米晶组织,但纳米晶尺寸更加均匀、细小(为5—15nm),表面粗糙度显著下降;纳米表层硬度略有提高,但基体硬度显著提高;在0.05mol/L H2SO4 0.25mol/L Na2SO4腐蚀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比SMAT后的样品有明显改善,但均低于原基材.  相似文献   
3.
对酒钢一炼钢厂生产的SS400板坯轧制时产生气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是由钢液中氧过饱和析出所致.找出了转炉冶炼和脱氧合金化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优化了操作工艺,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改善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途径,对316L不锈钢施加相同变形量的同步轧制和异步轧制,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观察、电化学测量和扫描电镜表面观察研究了轧制工艺对钢的显微组织和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异步轧制后显微组织中出现大量孪晶界,优化了晶界结构,在酸性介质中的晶间腐蚀敏感性明显减轻;而经过同步轧制后,样品呈现出高位错密度的显微组织,在酸性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降低.异步轧制后耐蚀性能得到改善是由于大量孪晶界的形成优化了晶界结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形变量分别为50%和80%的异步轧制(速比1.28)对316L不锈钢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异步轧制后显微组织中出现大量机械孪晶;样品表面粗糙度显著降低,硬度明显提高.由于粗糙度降低和孪晶界的贡献,在腐蚀介质(c(H2SO4)=0.05mol/L,c(NaCl)=0.5mol/L的水溶液)中,样品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6.
表面纳米化对316L不锈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316L不锈钢进行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研究表面组织变化对其硬度和在0.5 mol/LNaCl介质中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SMAT可以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出纳米结构层,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表面纳米晶组织逐渐由单一的奥氏体相过渡到奥氏体与马氏体两相共存;表面纳米化和马氏体相变能够明显地提高316L不锈钢的表层硬度,使表面粗糙度略有下降;表面机械研磨处理降低了316L不锈钢在0.5mol/L NaCl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能.因为316L不锈钢表面纳米晶组织容易钝化,形成的钝化膜不稳定,提高了溶解速度.  相似文献   
7.
异步轧制对高纯铝箔冷轧织构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异步轧制,对高纯铝箔微取向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异步轧制与同步轧制的冷轧织构有较大差异,高纯铝箔在异步轧制下慢辊和快辊两侧的织构类型明显不同,尤其是旋转立方织构{001}{110}在含量上的差异更大,快辊侧随形变量的增中冷却织构主要为:S织构和{102}{uvw}织构,而慢辊侧则主要为:旋转立方织构{001}{110},慢辊侧的旋转立方织构在相同的速比、相同的形变量下一般要大于快辊侧的旋转立方织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转炉产生前期喷溅的原因以及发生喷溅的条件,特征,详细分析了产生喷溅的特征条件,结合实践论述各类条件下产生喷溅的原因,同时,就如何抑制各类原因引起的喷溅,制定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进行转炉炉型的控制,在酒钢50t转炉生产中应用固渣护炉技术。通过对转炉终渣成分的调整、对固渣护炉过程操作的优化,提高了固渣护炉后转炉炉衬的抗侵蚀能力,延长了炉衬的寿命,降低了护炉费用。转炉护炉材料(补炉料、喷补料、溅渣料)用量较该工艺优化推广前降低了30%,年节约护炉费用300万元;转炉炉龄提高了4 000炉,实现了转炉炉型的有效控制,杜绝了转炉漏钢事故的发生,同时提高了转炉作业率。  相似文献   
10.
吕爱强  黄涛  王福  左良  虞海燕 《物理测试》2003,(3):10-11,20
以异步轧制高纯铝箔退火再结晶立方织构为例,阐明:漫散度对织构定量的影响。在本实验中当漫 散度取15°时,通过反极图定量计算快辊侧的立方织构体积百分含量达到96.20%,而漫散度取10°时,为 73.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