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粉碎颗粒物质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可用很多不同方法进行分析。即使同一种粉碎颗粒,也可用几种不同方法进行测定,各种测定方法的原理也各不相同。另外,由于粒度测量是一种几率测量。因此,各种不同方法测出的粒度数据一般是不同的。重要的是所测出的粒度数据的重现性——即精度如何,是评价一种测试方法好坏的主要标准。本文介绍用TAⅡ型库尔特计数器测定铝粉粒度受粒度分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表观平直但内部具有"潜"板形缺陷的成品带钢,经裁切加工分条后必发生形式多样的翘曲变形。为了研究这类翘曲变形的产生机理和变形规律,根据薄板大挠度弯曲理论和最小势能原理,建立了以样条函数为基础的非线性屈曲样条有限元计算模型和求解方法,对具有低于临界值的中浪、边浪、四分之一浪和边中复合浪形式残余塑性应变的"潜"板形缺陷带钢,裁切加工后的翘曲变形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认为,带钢轧后残余纵向塑性应变沿宽度方向的不均匀分布引起裁切后小尺寸钢板整体屈曲变形是裁切加工后翘曲的根本原因;翘曲高度由带钢裁切加工后切条纵向塑性应变差决定,塑性应变差越大,翘曲值越大;对于等份切分,每一种塑性应变形式对应一个临界切分条数,当切分条数大于临界切分条数,切条都会保持平直。  相似文献   
3.
某供电局使用的户外LW8-40.5型SF6断路器,所配的操动机构均为CT14型弹簧机构。由于多种原因,该操动机构在断路器合闸储能完毕时机  相似文献   
4.
叶恒棣  周浩宇  王业峰  李谦  卢兴福  刘前 《钢铁》2021,56(12):134-141
 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战略以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环境问题。钢铁是仅次于火电的国内第二碳排放大户,作为钢铁行业中的核心环节,烧结工序的碳减排已是必然趋势。常规烧结工艺中,料层中固体颗粒燃料难准确满足“自蓄热效应”要求的“上多下少”的分布要求,导致料层内部供热不均、成矿质量差、能效低下,且易出现微观局部还原性气氛,对烧结成矿和烟气中CO增多造成负面影响,制约了烧结节能减碳水平的提升。对此,作者研究了燃料形态、燃料分布对烧结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分层供热富氢烧结”理念,阐述了厚料层烧结条件下料层上、中、下各层不同的气固组合供热方法,即顶层依靠富氧点火耦合固体燃料供热、上中层依靠富氢燃气喷加耦合固体燃料供热,下层依靠水蒸气喷加耦合固体燃料供热,同时探明了对应该方法的分层供热低碳烧结机理,详细阐述了富氧点火耦合固体燃料顶层供热、富氢燃气喷加耦合固体燃料中上层供热、水蒸气喷加耦合固体燃料下层供热等关键技术及其技术效果,并对应用上述技术可能出现的烧结过湿层恶化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通过这些技术的集成应用,可以大幅降低烧结工序能耗,减少烧结工序碳消耗、碳排放及其他污染物排放,并改善烧结矿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薄带钢冷轧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翘曲复合瓢曲板形缺陷,应用扁壳理论和伽辽金虚位移原理,建立了非均匀载荷作用下屈曲变形解析计算模型,求解获得了具有初始翘曲缺陷的带钢再发生瓢曲变形的屈曲临界载荷和临界波长,讨论分析了初始翘曲对瓢曲变形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带钢翘曲程度的增大,瓢曲变形的屈曲临界载荷增大,即越难出现瓢曲缺陷;当翘曲为C翘缺陷时,中浪型瓢曲的屈曲临界波长随翘曲值的增大而增大,边浪型瓢曲的屈曲波长则随翘曲值的增大而减小;当翘曲为L翘和四角翘时,中浪和边浪型瓢曲的临界波长随着翘曲值的增大而减小。在实验轧机上进行轧制实验研究,通过设计工况在铝板轧制中获得了翘曲复合瓢曲的板形缺陷模态,验证了解析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同时,运用ANSYS有限元法对实验轧制工况进行仿真分析,获得了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的翘曲复合瓢曲的板形缺陷模态,和与解析计算结果吻合良好的屈曲临界条件,进一步证明了解析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冷轧带钢生产现场常见的板形翘曲缺陷,应用辛弹性力学方法对因材料纵向延伸在厚度方向上出现不均匀而导致带钢翘曲变形的现象及过程进行了解析研究,通过建立和求解带钢翘曲变形力学模型,推导获得带钢翘曲度大小和不均匀纵向延伸的关系.在选择通用有限元软件验证了基于辛弹性力学方法的带钢翘曲变形力学模型及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的基础上,计算得到了各个影响因素对翘曲变形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带钢翘曲度大小随着带钢上下表面纵向延伸差和横向与纵向延伸差比值的增大而线性地增大,随着带钢厚度增大而减小,随着带钢宽度增大而呈二次关系增大.最后,应用辛弹性力学方法带钢翘曲变形模型,研究了C翘向L翘的转化现象,建立了C翘转化为L翘的力学模型,获得其转化关系公式,并通过现场实验验证了转化公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网公司运行的高压断路器合闸线圈长期频繁故障,导致损失电网负荷,增加电网运行风险,降低供电可靠性的现象,研发了一种基于DSP的新型智能断路器合闸线圈保护装置。相对于传统的断路器合闸线圈保护装置,采用了单独的外接式电源,通过程序智能的判断断路器的运行状态,当断路器发生故障或者不满足合闸要求时,保护装置智能的切换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以达到保护合闸线圈的目的。此外,装置完全独立于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对原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不造成任何干扰。即使保护装置发生异常,也不会对断路器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压断路器是电力系统最重要、使用最频繁的一次设备之一。特别是对于老式的断路器,断路器分、合闸线圈长期频繁故障,导致电网负荷损失,增加电网运行风险,降低供电可靠性,且由于断路器内部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对其进行检修异常费时费力。针对这一实际生产运行的情况,研发一种基于DSP的高压断路器控制回路智能防烧模块。新型装置不仅能通过程序智能判断断路器的运行状态,当断路器发生故障或者不满足分、合闸要求时,保护装置自动切换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以达到保护分、合闸线圈的目的。还能根据电流、电压等参数判断出断路器的工况,对断路器故障进行实时存储,并传输给决策专家库智能判断,实现了高压断路器从"事故检修"过渡到"状态检修"。  相似文献   
9.
在电力系统中,该型断路器的使用数量是较多的,而从运行的情况来看,故障率较高,通过对该型断路器运行状况分析及实际工作的处理情况,使能直观了解该型断路器产生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达到尽快处理好故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