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粉末高温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玲  魏建锋 《中国钼业》1997,21(A00):20-23
介绍了粉末高温铝合金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讨论了粉末高温铝合金的组成、耐高温机理、制备方案、性能特点和应用前景。从金属学角度提出了引进外来弥散质点以制备粉末高温铝基复合材料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
低温交联法制备炭材料用改性沥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在对甲苯磺酸(PTS)的作用下对中温煤沥青进行改性,制备出性能优良的炭材料用改性沥青,并对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未固化沥青的软化点为112℃,残炭率达68.0%,而固化后沥青的残炭率高达74.2%;改性后的沥青中出现很多中间相小球体;与未改性的煤沥青相比,该沥青炭化产物的孔隙尺寸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3.
呋喃树脂对煤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旋转黏度计测定了含有不同比例呋喃树脂的煤沥青的表观黏度。考察了呋喃树脂对煤沥青表观黏度、残炭率及软化点的影响。同时,采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添加呋喃树脂后煤沥青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3.6%~9.0%的呋喃树脂使煤沥青在达到相同黏度值时温度下降5℃~15℃,而残炭率不下降;由于呋喃树脂使煤沥青分子隔开从而改善了煤沥青的流动性能;另外加入适量的呋喃树脂可降低煤沥青的黏流活化能,有利于煤沥青在较宽温度范围内进行工艺操作。  相似文献   
4.
滑模工艺是贮仓、井塔和高层剪力墙结构快速、优质、综合效益最好的施工方法之一。原因是其混凝土在塑性状态就能出模,使结构得以安全地快速连续成型,而且机械化程度高。其独到优势带来了推广价值。我国煤炭系统的筒式或塔式现浇结构,目前已经普及滑模技术,并且居全国领先地位。该文介绍保证滑模质量的“变位”纠偏新手段,供同行参考采用  相似文献   
5.
在净化氩气气氛保护下,用片状ZrO_2(2.4%MgO稳定)固体电解质所组成的氧浓差电池,测定了1600℃铁液中Si-O平衡时的氧活度。由此进一步求算出熔体的其他有关热力学参数,其结果为,并将其与文献中的数据作了对比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采用动态流变仪初步探讨添加不同量的羟甲基丙基纤维素(hydroxy propyl methyl cellulose,HPMC)、黄原胶、乳清粉、大豆分离蛋白、燕麦酸面团对燕麦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频率0.01~10 Hz扫描过程中,与未添加任何配料的燕麦面团相比,添加不同量HPMC或燕麦酸面团的燕麦面团弹性模量、黏性模量均增加,且添加HPMC的燕麦面团损耗因子也有所增加,其中添加0.5% HPMC和30%燕麦酸面团对燕麦面团黏弹特性的改善作用最佳;添加0.2%黄原胶、5%乳清粉、5%和10%大豆分离蛋白对燕麦面团的动态流变学特性无明显影响,而添加10%、15%乳清粉或15%大豆分离蛋白时,燕麦面团弹性模量、黏性模量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炭材料用基体前驱体沥青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首次以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对煤沥青进行了改性研究,同时对改性后的煤沥青进行显微结构和耐热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煤沥青不仅出现大量的中间相小球,而且耐热性优良,可作为炭材料优质的基体前驱体。  相似文献   
8.
在C/C 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MoSi2-SiC 抗氧化涂层, 分析了涂层工艺对C/C 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 测试了材料的室温弯曲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该工艺在C/C 复合材料表面生成抗氧化涂层的同时, 基材内部的层间和纤维束界面, 以及孔隙周围也被硅化。C/C 复合材料经涂层工艺处理后, 弯曲断裂行为发生改变, 弯曲强度明显升高,塑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纯铁在石英坩埚中熔化,并恒温在1600℃,按前后分别加入纯硅和纯铌,让其充分发生反应。检定了反应产物的组成。通过si-O平衡常数的计算,求得e_(st)~(Nb)=—0.033。  相似文献   
10.
二乙烯基苯改性煤沥青的中间相转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林起浪  李铁虎  赵勇  单玲 《煤炭转化》2003,26(3):77-79,83
进行了二乙烯基苯(DVB)改性煤沥青的中间相转化行为研究.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DVB改性煤沥青的光学结构;采用FT-IR和元素分析研究改性煤沥青的热解过程.研究表明,改性煤沥青的光学组织结构显著改善,随交联剂DVB用量的不同,可得到超镶嵌(SM)、广域(D)和小域(SD)三种光学结构;随热解温度的升高,改性沥青中的甲基和亚甲基特征峰的吸收强度逐渐减弱,C/H原子比增加,芳构化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