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59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近几年来发表的与铁稳态有关的生物分子的研究文献 ,将这些生物分子根据其与铁的吸收、转运、储存以及对铁稳态的监控调节等方面的关系 ,对这些生物分子进行了分类。特别是对细胞膜载体、运铁蛋白受体、铁调蛋白及铁反应元件等作了较为详细地论述  相似文献   
2.
NaFeEDTA预防大鼠铅中毒的研究及其对锌、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NaFeEDTA)在预防大鼠铅中毒及减低铅毒性中的作用 ,同时研究其对锌、铜二元素的影响 ,采用随机分组的动物实验设计方法 ,将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和高、中、低NaFeEDTA组 ,共 6组 ,除空白对照组外 ,对其余各组大鼠进行持续性染铅 ,而且除模型对照组外的 4个染铅组分别同时给予二巯基丁二酸 (DMSA)、高、中、低浓度的NaFeEDTA溶液。 5周后实验结束 ,对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 ,三个NaFeEDTA组的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 ,同时其血铅、脑铅、肝脏铅、肾脏铅及胫骨铅含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 ,而且它们的肝脏铅、肾脏铅和胫骨铅含量与每日每只大鼠铁补充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4432、- 0 61 34和 - 0 3878;除中、高浓度NaFeEDTA组的脑锌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以及低浓度NaFeEDTA组的肾脏铜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外 ,其余各NaFeEDTA组的脏器锌、铜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NaFeEDTA可有效提高大鼠的血红蛋白含量 ,能够预防大鼠铅中毒 ,减低铅对大鼠的毒性作用 ;同时对体内锌、铜含量无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单独一种维生素缺乏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已有较多研究报道,但维生素缺乏一般不会单独发生,为此本实验研究了维生素A、E、B_2、B_6及叶酸供给不足(1/3生理需要量)、加倍补充(2倍和3倍生理需要量)后对小鼠抗体形成细胞的复合效应。动物喂养6周(不足纠正组喂8周),结果显示,不足组抗体形成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而2倍、3倍组则显著升高,不足组补充正常量维生素后,抗体形成细胞升高超过对照组,与2倍量组无显著差异;另外,该几种维生素对肝脏RNA、脾脏DNA、RNA及肝脏蛋白质均有明显影响,且抗体形成细胞的变化与核酸、蛋白质含量改变相平行,提示后者可能是维生素作用于体液免疫系统的生化机制。  相似文献   
4.
体外厌氧条件下载铜蒙脱石杀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载铜蒙脱石的杀菌作用通过脑心浸液肉汤 (BHI)二倍系列稀释法来判定其最小抑菌浓度 (MIC)。释放入肉汤和生理盐水中Cu2 的量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杀菌动力学研究采用改良的振荡瓶法。结果表明 :厌氧条件下 ,载铜蒙脱石具有很强的杀菌性能。载铜蒙脱石对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 2 .5 6mg/ml;对血液链球菌为 5 .12mg/ml。测得肉汤二倍稀释的载铜蒙脱石释放出的Cu2 量在 2 .39~ 38.6 5 ppm之间 ,在生理盐水中释放的Cu2 量为 1.85~ 15 .82ppm。本试验结果表明 ,蒙脱石无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5.
孕妇维生素营养状况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孕妇维生素营养状况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湖南省长沙市224名孕妇为调查对象,测定不同孕龄孕妇的血清维生素水平及胎儿生长发育评价指标,并对孕妇的膳食营养摄入,生活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孕妇血清维生素E水平随妊娠进展明显上升,叶酸水平则下降,孕晚期尤为明显,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孕妇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叶酸水平均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P<0.05),维生素E的作用最大;典型相关分析显示,孕妇的四项血清维生素水平与孕妇产前宫高、腹围、胎儿股骨长、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五项指标呈正相关(P<0.05)。结论孕妇维生素营养状况与胎儿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酸枣、山楂、葡萄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采用Fe2+-半胱氨酸诱发大鼠肝微粒体生成丙二醛(MDA)和用过氧化叔丁醇(tert-butylhy-droperoxide)损伤大鼠红细胞生成MDA两种损伤体系,分别观察酸枣、山楂、葡萄3种果汁的体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在2.5~3.3mg/ml浓度下,葡萄、山楂和酸枣3种果汁对Fe2+-半胱氨酸诱发大鼠肝微粒体MDA生成的抑制率分别达到46.2%、98.3%和99.1%,这3种果汁对过氧化叔丁醇所致大鼠红细胞生成MDA的抑制率分别为葡萄汁(55.6mg/ml)58.5%、山楂汁(13.9mg/ml)38.7%和酸枣汁(8.3mg/ml)38.7%。采用ESR测定3种果汁对O-2和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高浓度时,葡萄汁(134mg/ml)、山楂汁(50mg/ml)和酸枣汁(50mg/ml)对O-2的清除率分别为74.7%、85.8%和84.0%,对O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6.3%、97.8%和96.7%。上述结果表明,这3种果汁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维生素A干预对大鼠抗氧化能力及细胞膜流动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韩磊  马爱国  张燕 《卫生研究》2004,33(4):450-452
目的 通过对大鼠补充不同剂量维生素A(VA)观察机体抗氧化能力及对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了解抗氧化活性的最佳剂量。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分别为维生素A缺乏组 (VA1组 )补充1 1 4 3(VA2组 )、4 2 86 (VA3组 )和 1 4 2 86 μgRE·kg- 1 ·d- 1 (VA4组 )维生素A三个剂量组。测定各组大鼠血浆VA含量、SOD、MDA和GSH Px的含量和活性 ,用荧光偏振度P值和微粘度 η值评价红细胞膜的流动性。 结果 各组血浆中VA水平随补充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血浆中SOD、GSH -Px和MDA的结果显示 ,补充剂量为VA2、VA3组SOD的水平较VA缺乏组和VA4组明显偏低 (P <0 0 1 )。VA3组的MDA较其它 3个剂量组明显下降 (P <0 0 1 )。VA4组的SOD、MDA含量明显高于其它三个剂量组 (P <0 0 1 )。VA3组血浆中GSH -Px的活性明显升高 ,P <0 0 1。细胞膜流动性的结果显示 :VA3组P值最小 (P <0 0 1 ) ;VA4组P值明显增高 (P<0 0 1 )。微粘度 η在VA3组与VA缺乏组和VA2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 ,与VA4组相比明显下降 (P <0 0 1 )。结论 维生素A补充剂量为 4 2 86 μgRE·kg- 1 ·d- 1 时 ,能够发挥较好抗氧化作用 ,红细胞膜的流动性明显增加 ,过量摄入维生素A可造成机体的中毒反应 ,增加机体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9.
子宫实验和E-SCREEN实验在检测雌激素活性中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 1 7β 雌二醇 (1 7β E2 )和四种植物提取物为受试物 ,研究子宫实验和E SCREEN实验在检测雌激素活性中的相关性。方法 断乳雌性小鼠 (1 0~ 1 2g)按体重分为 6组 ,分别给予小茴香、山豆根、补骨脂和川牛膝提取物 (1 0g kgBW ,ig)、1 7β E2 (0 5mg kgBW ,sc)和蒸馏水 (ig) ,持续 9天后处死动物剥离子宫称重。分别在人类乳腺癌MCF 7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四种植物提取物 (终浓度 1 0mg L)和 1 7β E2 (终浓度0 3μmol L) ,计算各组细胞在 1 2 0h内的平均群体倍增时间 ,分析小鼠子宫重量与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4种植物提取物均可使小鼠子宫重量增加 (P <0 0 5或P <0 0 1 ) ,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缩短。子宫重量与群体倍增时间呈显著负相关 (r=- 0 96 7,P <0 0 1 )。结论 子宫实验和E SCREEN实验结果在检测雌激素活性物质时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卓勤  杨晓光 《卫生研究》2004,33(4):502-504
潮霉素磷酸转移酶 (HPT)是转基因作物中重要的标记蛋白 ,其活性的测定对含有该标记基因的转基因作物的植株构建、基因沉默、标记基因去除及安全性分析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潮霉素磷酸转移酶活性测定的几种方法 ,包括放射化学法、抑菌生长法及酶耦联法 ,其中放射化学法用于检测组织粗提蛋白中的HPT活性 ,而其他两种方法适用于纯化过的HPT蛋白活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