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医院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应用在各医院发展不平衡,原因之一是医院领导者认识有差别。实践中我们有了如下体会:计算机可帮助管理者依据客观现实实施医院管理;提高了管理水平,必然产生效益;计算机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医护、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利于加强科室管理,有利于科研,从而有助于医院全面建设。另外我们对计算机运行环境的选择,应用计算机进行医院管理应具备的条件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梅毒抗体快速筛查试剂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可操作性进行评估,探讨无偿献血者献血前梅毒抗体快速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CGIA)对梅毒(TP)质控血清、质评血清、血清盘、留样血浆及全血标本进行快速检测,并将标本检测结果与参比试剂进行比较.结果 TP快速筛查试剂室间质评结果符合率为100%,灵敏度在(3~6) mIU/ml之间,血清盘检测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100%,血液检测其符合率为99.5%.结论 献血前TP抗体快速筛查能够有效屏蔽梅毒阳性献血人群,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无偿献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结果分析HIV感染人群的现状及探索防治HIV的方法及重要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6~2011年146 985份无偿献血标本进行酶免双试剂检测,初筛呈反应性标本送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结果 6年来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为2.5/1万,其中2006~2009年相对平稳,感染率为1.2/1万,而2010~2011年感染率为4.8/1万,上升明显,感染呈现以中青年、男性、流动人口及向一般人群扩散为特征。结论深圳市宝安区普通人群HIV感染呈扩展趋势,HIV防治形势更加严峻,需各部门、多渠道、更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及防治合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影响ABO血型初筛错误和正、反定型检测不符时产生的原因,旨在工作中减少血型错误的发生,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方法采用2010~2011年无偿献血53 934人次中ABO血型初筛错误和正、反定型检测不符的统计记录。结果 53 934份无偿献血标本中,ABO血型初筛错误和正、反定型检测不符共134例,总误定率为0.25%,人为因素造成ABO血型错误例数为83例,占总ABO血型差错和正、反定型检测不符率的61.94%(83/134)。结论应对ABO血型初筛检测工作人员不断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提高,增强血液质量意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操作规程操作,以降低血型差错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深圳市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分布特点及规律,提高输血安全水平.方法 对深圳市29915例无偿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者再进行特异性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 29915例无偿献血者共检出111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总阳性率为0.37%.女性献血者阳性率为0.91%,明显高于男性献血者阳性率(0.17%)....  相似文献   
6.
<正> 患者男性,50岁,农民。于1982年11月26日因突然呕血约500~700ml 伴休克急诊入院。患者上腹部经常疼痛伴反酸嗳气20余年,无明显规律性。服普鲁本辛等药后,症状可暂时缓解。近10余天来感全身不适,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上腹部呈持续性隐痛,并有恶心、呕吐及畏寒、发热。  相似文献   
7.
献血者洪某,24 y,汉族,湖南籍人,身体健康,既往无输血史及其它病史.2004年1月13日在我站捐血车上献血,血型初步检定为O型,后到我站采用PK72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1],发现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于是将血样送到我站血型室做进一步血型血清学检查及家系调查,确定为较罕见的Bm亚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玉发  黄守民 《海南医学》2005,16(8):149-150
目的探讨不同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在献血者血液筛检中存在漏检现象。方法采用ELISA法二种不同的HCV抗体筛检试剂对37717人份血清同时进行检测,对于筛检抗—HCV阳性的结果,再用重组免疫印迹(RIBA)法进行确认。结果A试剂ELISA法检出阳性36份而RIBA确认0份阳性,可疑8份,阴性28份;B试剂ELISA法检出阳性67份而RIBA确认4份阳性,可疑32份,阴性31份;A与B两种试剂ELISA法同时检出阳性68份,RIBA确认阳性55份,可疑5份,阴性8份。结论试剂A与试剂B抗—HCV阳性检出的一致性比较,经x2配对计算(x2=12190,P<0.01)得出两种试剂检出抗—HCV阳性标本的一致性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为尽可能减少输血后HCV感染发生,有责任首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ELISA试剂来检测献血者血液。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