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病原菌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9年2月500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观察颅内感染发生情况,分析感染组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500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患者共有42例发生颅内感染,发生率为8.40%。年龄、肿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脑脊液漏、术后留置引流管是导致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从42例感染患者脑脊液标本中共分离出51株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占比33.33%最高,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根据术后28 d患者临床结局,比较生存(n=493)和病死(n=7)患者,高龄、肿瘤直径较大、肿瘤具侵袭性、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病死比例较高(P<0.05)。结论年龄、肿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脑脊液漏、术后留置引流管均是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术后颅内感染不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某农药生产企业新建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识别、分析、评价其健康危害的风险。方法应用现场调查和风险评估法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项目有二氯苯酚、乙腈、氢氧化钾、六氟丙烯、硫酸、硝酸、盐酸、氯化亚锡、二氯乙烷、草酰氯、二氟苯甲酰胺、甲苯、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风险级别属一般风险或低风险,风险级别最高为3.0,最低为1.4;该项目属于3级风险级别;定性为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需要实施和维持控制措施,每3年重新进行评价,进行空气监测,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结论采用风险评估法对农药生产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较为合适,评价可信程度较高;但是使用风险评估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尚在研究阶段,缺少可靠的系统的方法,评价暴露时要考虑大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近十多年来,在职业卫生领域开展“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采样”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固体吸附剂。常见的有活性炭管、硅胶管、滤膜、滤纸、超细玻璃纤维、聚氨酯泡沫等。它们的优点是体积小、轻便,便于携带,且样品的保存时间长,既适用于短时间采样和长时间监测,又能适用于个体采样。因此,成为采样的首选收集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