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海市浦东新区大气PM_(2.5)与气温交互作用对居民非意外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浦东新区居民逐日死亡资料、大气污染资料和气象资料,利用基于Poisson回归的广义相加模型,通过建立双变量响应曲面模型和温度分层模型,探讨气温对PM_(2.5)死亡效应的修饰作用。【结果】2016—2017年期间浦东新区非意外总死亡共43 345例。大气PM_(2.5)日平均浓度39.1μg/m~3,日平均温度17.7℃,相对湿度75.0%。基础模型拟合结果显示,死亡前1日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居民非意外总死亡、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分别增加0.56%(95%CI:0.11%~1.01%)、0.49%(95%CI:-0.19%~1.18%)和0.22%(95%CI:-1.14%~1.60%),且男性和65岁以上人群中效应更显著。温度分层模型显示,中等温度时PM_(2.5)每增加10μg/m~3,居民非意外总死亡、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分别增加0.59%(95%CI:0.04%~1.14%)、0.51%(95%CI:-0.32%~1.35%)和0.51%(95%CI:-0.32%~1.35%);较高温度时,非意外总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分别增加1.04%(95%CI:-0.60%~2.70%)和1.13%(95%CI:-1.40%~3.73%),效应约是较低和中等温度分层时的2~4倍;在较低温度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增加1.05%(95%CI:-1.15%~3.30%),效应约是中等温度分层时的2倍。但气温与PM_(2.5)的交互项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温对PM_(2.5)的死亡效应可能存在修饰作用,且在不同疾病别死亡中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上海市某区化学烧灼伤事故的发生特点、人群和时间分布特征、主要原因及发生趋势,为制订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5年10月至2002年9月间发生的68例化学烧灼伤病例报告卡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区化学烧灼伤发生率由1996年的8.48/万上升至2002年的21.08/万;7年累计发生率为男性(1.56%)高于女性(0.20%);化学烧灼伤发生季节以第2、3季度为主;引起化学烧灼伤的化学物品以硫酸(27.9%)、氢氧化钠(16.2%)为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以违反安全操作规程(23.5%)、无个人防护用品或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不当(17.6%)及产品包装或作业岗位无警示标志(16.2%)为主。[结论]从1995~2002年该区发生化学烧灼伤主要原因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个人防护用品缺乏或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不当等。应从加强安全教育、配备相应个人防护用品等方面综合防制。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上海市浦东新区职业病发病状况,分析发病规律,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对上海市浦东新区1996~2005年职业病报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科1996~2005年收集的职业病报告卡,所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区工业X射线探伤的防护现状及探伤从业人员接受照射情况。方法 对浦东新区使用的X射线探伤企业的基本情况、放射防护现状以及探伤从业人员2005年和2006年两年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等进行调查。结果 浦东新区从事X射线探伤72家单位的委托检测率91.7%,87个探伤室环境检测的合格率93.1%;90%以上的探伤从业人员年剂量当量小于1mSv。结论 我区工业X射线探伤作业场所的检测率、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率及从业人员体检率有待提高,应加强工业X射线探伤的职业卫生安全监督,提高探伤从业人员的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某区化学烧伤事故的发生特点、人群和时间分布特征、主要原因,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区1996 ̄2005年间发生的化学烧伤事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化学烧伤事故发生呈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化学烧伤事故有明显的季节性;引起化学烧伤事故的化学物质以氢氧化钠、硫酸等为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无个人防护用品或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不当。结论该区发生化学烧伤主要原因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个人防护用品缺乏或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不当等。应加强安全教育,并配备相应个人防护用品以控制化学烧伤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6.
一起急性苯中毒事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县某厂于1998年8月8日23时左右发生1例急性苯中毒死亡事故,现报告如下。1 事故经过 该厂为生产氰化菊酯已12年的老厂。在常压蒸馏到减压蒸馏提取回收苯过程中,因较长时间阀门未检修,蒸馏锅内压过高以致出料口阀门爆裂,造成苯蒸气外冲,当时有3人在场,另2人立即逃离现场,罹难者试图关闭进料口阀门未果,因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而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当场昏倒,立即被送当地卫生院,未及救治,再转县中心医院途中死亡。2 教训和建议 设备陈旧而疏于检修,使蒸馏釜阀门突然爆裂是引发事故的根本原因。患者短时内吸…  相似文献   
7.
南汇县90年代职业病发病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掌握本地区职业病发病情况,控制职业病发生,对本县1990~1997年职业病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为今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资料来源①定期职业性健康检查;②各级职业病诊断机构依据腐烂标准作出的职业病报告卡;③有关单位历年来对职报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妊娠期大气污染暴露对早产的影响。方法利用上海市某区2013年出生监测系统收集孕产妇基本情况和新生儿出生信息,3种大气污染物(SO_2、NO_2、PM_(10))暴露数据来自该区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逐日平均浓度。在控制早产的各类影响因素后,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大气污染物对早产的影响。结果该研究共纳入孕满28周的单胎活产新生儿38 083例,其中早产1 782例。新生儿性别、出生胎次、出生产次、有无畸形、分娩季节、母亲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和母亲户籍等多个因素与早产有关。孕晚期、孕期SO_2和PM_(10)暴露对早产有影响,OR值分别为1.07(95%CI:1.06~1.08)、1.16(95%CI:1.11~1.21)、1.03(95%CI:1.02~1.03)和1.04(95%CI:1.03~1.06),NO_2仅在孕晚期暴露时增加早产风险,OR值为1.04(95%CI:1.03~1.05)。结论该区大气污染物SO_2、NO_2、PM_(10)暴露与早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浦东新区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制造业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7—10月,按照国家统一编制的调查表,由专业人员开展现场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对被调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职业接触人群的分布、接触水平和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进行描述性研究,采用χ2检验比较各项计数资料的率。结果 共调查浦东新区制造业企业1 473家,总体的人群职业病危害接触率为23.5%。不同规模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企业规模由小到大而逐渐降低。不同行业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接触率最高,为47.8%。1 044家企业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申报率为70.9%,不同规模企业申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大型企业最高(94.7%),微型企业最低(44.3%)。不同规模企业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培训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均以微型企业...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水厂三卤甲烷和卤乙酸的检测及其健康风险评价,了解浦东新区出厂水消毒副产物含量分布及其对人群潜在的健康风险。[方法]选取浦东新区5家水厂出厂水,于2012年的3、5和6月份,2013年的3、5和8月份以及2014年的2月份采集水样共28份,分别检测三卤甲烷和卤乙酸浓度,结合风险评价模型对人群通过饮水途径暴露于三卤甲烷和卤乙酸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出厂水消毒副产物检出浓度最高者为D水厂丰水期的氯仿(15.0μg/L);最低者为B水厂枯水期的二氯乙酸(未检出);5水厂中氯仿浓度丰水期〉枯水期,二溴一氯甲烷和溴仿浓度丰水期〈枯水期;5水厂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浓度范围分别为未检出~5.00μg/L和0.55~8.25μg/L,其中三氯乙酸浓度在丰水期略高于枯水期,而二氯乙酸含量变化不大。经口致癌风险中二溴一氯甲烷居首位(最高为2.90×10-5),最低为氯仿(5.30×10-7)。除丰水期溴仿(风险范围5.30×10-7~1.10×10-6)外,5水厂丰、枯水两时期的二溴一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致癌风险范围在2.00×10-6~2.90×10-5,高于美国环境保护署给出的可接受最低致癌风险(10-6)。非致癌风险氯仿最高,其次为枯水期的二氯乙酸。经口致癌和非致癌风险均表现为时期和性别差异:枯水期〉丰水期(5水厂氯仿和B水厂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非致癌风险表现丰水期〉枯水期),女性〉男性。[结论]5个水厂饮用水中二溴一氯甲烷和一溴二氯甲烷的致癌风险最高,氯仿和二氯乙酸非致癌风险最高,且枯水期大于丰水期,在改善饮用水加工工艺时应重视长期暴露于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引起的潜在健康风险,并针对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差异进行工艺调整,降低水中消毒副产物对人群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