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药分开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收入部分的影响。方法:利用参与北京市医药分开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363家公立医疗机构2016年1月—2019年12月的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结合多重间断时间序列模型,对改革前后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技术劳务收入及其占比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后,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及社区的技术劳务收入较改革前分别增长了105.4%、119.7%和318.3%,其占比分别增长了5.91、6.44和5.87个百分点;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实施后,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及社区技术劳务收入较改革前分别增长了26.2%、18.3%和11.6%,其占比分别增长了2.31、2.03和0.84个百分点。结论:北京市两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各级别医疗机构技术劳务收入的增长,医疗费用结构得到优化。建议进一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定价及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重视,健全医疗服务行为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2.
背景 我国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简称订单定向项目)政策从建设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入手,为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和医疗服务质量等做出了卓越贡献。综合了解订单定向医学生队伍现状,对评价该项免费培养政策的执行效果,以及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长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目的 对我国订单定向项目相关研究及国外相似项目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归纳总结项目的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并比较国内外研究的异同。 方法 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21年7—9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进行中文文献检索,检索时间设定为2010-07-01至2021-07-01;在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进行英文文献检索,检索时间设定为2000-01-01至2021-07-01。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提取相关信息,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对文献进行分类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443篇,其中关于我国订单定向项目的文献427篇,关于国外相似项目的文献16篇。纳入文献的研究主题包括培养方式、招生录取、培养过程、就业发展4大类。在427篇我国订单定向项目相关文献中,102篇(23.9%)对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方式进行论述。10篇(2.3%)对订单定向医学生招生录取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订单定向医学生对相关政策的知晓率较高(>75.0%~90.9%),农村生源比例较高(57.6%~84.2%)。270篇(63.2%)文献以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为切入点,重点对其学习情况、职业认同感和履约意愿进行研究,发现订单定向医学生学习成绩和职业认同感低于普通临床医学生。对订单定向医学生履约意愿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42.4%~98.4%),依据样本量加权得到平均履约意愿为66.2%。仅有25篇(5.9%)对订单定向毕业生就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其平均履约率为93.6%。与其他临床五年制毕业生相比,订单定向医学生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通过执业医师考试的进程较快。在纳入的16篇国外相关文献中,11篇(68.8%)对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果与国内研究相似。 结论 目前订单定向研究数量较多,主题丰富,研究发现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执行较好,为中西部地区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基层卫生人才。但目前研究多着眼于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培养阶段,对于已投身基层的医学生了解不足。未来研究应将重点放在订单定向医学生完成合同期后的留任情况、就业后的职业发展进程及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发挥的实际作用3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背景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的实施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培养了大量基层卫生人才。到2021年夏季,首届订单定向毕业生已完成服务期面临留任和离开的选择,收入情况是影响其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现有关于订单定向毕业生收入情况研究仍较少。目的 应用订单定向医学生队列研究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订单定向毕业生和普通临床毕业生的收入在职业生涯早期的变化趋势,分析影响收入变化的因素。方法 选取青海大学、广西医科大学、九江学院和赣南医学院4所医学院校,2015—2019年每年建立订单定向毕业生队列,并匹配选取同届的普通临床毕业生作为对照,进行基线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家庭信息等。于2016、2017、2018和2020年共进行4次随访调查,内容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情况、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情况、工作情况等信息。应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订单定向毕业生和普通临床毕业生收入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倾向评分匹配(PSM)对结果 进行稳定性检验。结果 毕业后前两年,订单定向毕业生的收入高于普通临床毕业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毕业两年后,订单定向毕业生的收入低于普通临床毕业生,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4.
背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基层卫生工作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于2010年发文启动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从2015年起至今已有数届订单定向医学生完成了本科学业,其在疫情防控中的工作情况值得关注。目的 调查订单定向毕业生和其他临床五年制毕业生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分析订单定向毕业生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困难与挑战,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订单定向医学生队列研究”项目,本次随访调查于2020年9月采用电子问卷形式开展,有效随访我国中西部4所医学院校2015-2019届共1 631例订单定向毕业生和1 009例其他临床五年制毕业生,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基本工作情况、疫情期间工作情况等。结果 在调查期间处于工作状态的毕业生中,订单定向毕业生的疫情防控工作参与率高于其他临床五年制毕业生〔70.18%(1 113/1 586)比51.58%(293/568),P<0.05〕。订单定向毕业生中,男性参与率高于女性(P<0.05),2015-2016届参与率高于2017-2019届(P<0.05),已婚者参与率高于未婚/离异/其他婚姻状况者(P<0.05)。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订单定向毕业生中,参与较多的服务类别为健康宣传与教育〔88.59%(986/1 113)〕、社区防疫与管理〔85.62%(953/1 113)〕、核酸检测与筛查〔67.30%(749/1 113)〕,面临的常见挑战为缺少防护设备〔77.72%(865/1 113)〕、工作量和/或工作压力太大〔41.87%(466/1 113)〕、担心自己或家人被感染〔37.56%(418/1 113)〕,认为疫情防控期间的日常临床工作量、日常公共卫生工作量增多的人员占比分别为57.50%(640/1 113)和62.26%(693/1 113)。结论 订单定向毕业生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承担了多项重要工作,对全国的疫情防控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同时存在着防护设备不足、工作压力过大等问题。建议进一步改善基层卫生设施,为基层医务工作者提供更多的防护与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