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建立离体和在体机械损伤致血管平滑肌增殖模型。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体外建立机械划伤致VSMCs增殖模型,采用5-溴脱氧尿嘧啶(5-BrUd)掺入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整体动物上,采用新西兰兔左侧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7d取颈总动脉段,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观测血管内膜厚度、内膜面积、内膜厚度/中膜厚度、内膜面积/中膜面积。结果机械划痕损伤12 h后划伤处两侧的细胞开始有部分增殖和迁移,24 h后细胞增殖较为明显。流式细胞术检测机械损伤后细胞增殖增多(P<0.05)。整体动物上,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术后7 d血管内膜厚度、内膜面积、内膜厚度/中膜厚度、内膜面积/中膜面积显著增加(P<0.01)。结论机械损伤可以导致离体和在体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健康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差异。结果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达缓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在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疗效判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诊联合输注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在治疗急性大失血患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急性大失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采血小板与冷沉淀凝血因子联合输注组(共43例),单采血小板单独输注组(共13例)和冷沉淀凝血因子单独输注组(共11例)。联合输注组先后输注血小板10U,冷沉淀凝血因子10U;单采血小板单独输注组,给予单采血小板10U;冷沉淀凝血因子单独输注组给予冷沉淀凝血因子10U输注。检测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LT)。结果:与输注单采血小板组和冷沉淀组相比,联合输注组PT、APTT、TT均显著性缩短(P〈0.05或P〈0.01),有效止血率明显增高(P〈0.01),平均止血时间明显缩短(P〈0.01),24h内悬浮红细胞续用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在大量失血患者的治疗中,联合输注血小板及冷沉淀能显著改善凝血功能,促进止血功能,具有更显著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辛伐他丁联合灯盏细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对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于2009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9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抗心绞痛药物等,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丁20mg和静脉点滴灯盏细辛30 mL,1次/d,两组的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死亡、心血管事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观察组则下降更为显著,从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看,治疗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丁联合灯盏细辛治疗ACS患者能够显著降低hs-CRP水平,对稳定粥样斑块、减少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