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总结鞍结节脑膜瘤的治疗效果,探讨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0月—2011年3月间漯河市三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1例鞍结节脑膜瘤,均经显微手术切除,其中单侧额下入路10例,双侧额下入路2例,翼点入路6例,额下-翼点联合入路3例。结果 Simpson I级切除5例,II级切除12例,III级切除4例。术后视力、视野不同程度恢复者17例,无明显改变者4例,5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崩,经治疗14d内好转,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显微手术切除是最佳治疗方法;熟悉鞍区解剖,熟练掌握显微技术,选择适当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大黄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20例应用大黄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救治经验。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应用大黄汁(30g生大黄,水煎服)鼻饲。结果:病人早期即排大便。90例存活。根据ADL分级:Ⅰ级15例,Ⅱ级50例,Ⅲ级19例,Ⅳ级4例,Ⅴ级2例。结论:尽早应用大黄鼻饲可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合足背皮瓣在急诊中修复手背皮肤、神经及伸肌腱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切取带趾伸肌腱、皮神经的足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9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经13~54个月的随访,伤手运动基本正常,感觉和外形恢复良好,对足部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应用带皮神经及趾伸肌腱的复合足背皮瓣一期修复手背皮肤软组织、肌腱和神经的缺损,是目前修复手背复合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漯河市某医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患者行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对照组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1d、拔管时的血肿清除度;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率;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4周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09,P0.05);术后1d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18,P0.05);拔管时2组患者血肿清除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分别为7.69%和9.62%,低于对照组的17.31%和23.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98,3.446;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25.00%和5.77%,低于对照组的51.92%和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63,6.31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死亡率为11.54%,高于对照组的9.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2,P0.05)。排除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术前SSS评分分别为12.6±4.7,低于对照组的12.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9,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SSS评分为26.8±6.2,高于对照组的24.7±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周时SSS评分为33.5±6.7,高于对照组的28.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6,P0.05)。结论相比小骨窗开颅术,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的手术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术后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血肿清除率、神经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血清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NPY、 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P <0.05)。结论 与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术可更明显地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中央回区脑膜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应用显微手术切除中央回区脑膜瘤16例,术前均行CT、MRI、DSA检查,了解肿瘤的血供、脑膜瘤与中央沟静脉的位置关系及瘤周静脉回流情况.术中尽量不牵拉脑组织,显微镜下囊内分块切除肿瘤,直至全切肿瘤;注意保护中央沟静脉、其他代偿回流静脉.结果:肿瘤全切除16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原有功能障碍均有显著改善.结论:显微手术切除中央回区脑膜瘤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大骨瓣减压救治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院自1995年至2000年采用去大骨瓣减压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血管球瘤28例商振德高广伟1986年以来,我科收治血管球瘤共28例,男3例,女25例。病程1年~11年。发生于手指甲下27例,均有典型间歇性剧痛、触痛和冷敏感;右踝内侧1例。28例Loves针试验阳性或强阳性。X线片可见6例指骨凹陷性压痕。血管球...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 1998年至今共收治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术后再发出血 8例 ,再次手术后效果满意。二次手术均采用标准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及贲门、胃体粘膜下缝扎。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2 8~ 60岁 ,平均 3 7 5岁。肝功能一级、二级共 5例 ,三级[1 ] 3例。其中 1例术后 1周、2例术后 6个月、5例术后 1~ 6a再出血。呕血 4例、便血 4例。1 2 方法 经原切口进入腹腔 ,发现原悬空的食管下段与胃底均与周围粘连 ,重行标准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在离断食管下段时 ,在食管浆膜下沿食管右后壁向上钝性剥离 ,向上分离长度至少 6cm…  相似文献   
10.
老年外伤性颅内血肿死亡率高。自 1996年 5月~ 2 0 0 1年 2月 ,我科收治老年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GCS <8分 ) 32例 ,均为单纯性颅脑伤。通过积极系统的围手术期治疗 ,明显降低了死亡率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2例中男 2 3例 ,女 9例 ;6 0~ 6 5岁8例 ,6 6~ 85岁 2 4例 ;其中硬膜外血肿 6例 ,硬膜下血肿 14例 ,脑内血肿 8例 ,多发性血肿 4例。伤后入院时间 0 .5~ 2 4h。1.2 治疗1.2 .1 术前准备 除一般开颅的常规准备外 ,由于老年人多伴有心血管、呼吸、泌尿及内分泌系的慢性疾病 ,术前应监测心电图、血压、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