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以往多采取综合保守治疗的方式,严重的就要进行椎间盘的手术摘除。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在我国开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但追溯其历史,20世纪80年代在意大利已经率先开展了这种治疗手段,目前在欧洲的许多国家仍方兴未艾。本文通过相关文献复习,对其中经CT导引下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适应证和限度作一综述,以期对于临床开展这样的工作有一个较为系统的参考。1臭氧的物理性状和特性臭氧(O3)是氧(O2)的同素异形体,分子式为O3,相对分子质量为48,是一种不稳定的气体,其氧化能…  相似文献   
2.
张红宇  赵卫东  高岩峰 《当代医学》2009,15(35):759-761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后膝骨性关节炎的关节软骨的超微结构及MR表现并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n=6):正常对照组(Normal组),骨性关节炎组(OA组),医用臭氧组(O3组)。正常对照组(Normal组)无处置,将oA组与03组实验兔的右后肢膝关节用木瓜蛋白酶关节腔内注射法,制成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所有实验免右侧膝关节做磁共振检查,随即医用臭氧组向右膝关节腔内注入1OmlO3浓度为35ug/ml的O3~O2混合气体;骨性关节炎组无处置,治疗满2周后所有实验兔再次做右侧膝关节磁共振检查,之后所有实验动物统一处死,观察三组右膝关节股骨髁部位的关节软骨的电镜改变。结果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后,磁共振检查显示关节软骨损伤减轻,透射电镜亦观察到软骨细胞内受损的细胞核及细胞器有所改善。结论医用臭氧有助于早期关节炎受损关节软骨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高岩峰 《工企医刊》2009,22(5):19-20
目的:探讨小切口治疗小儿斜疝的操作。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小儿斜疝,术中采用适当切口,利用熟悉的解剖,高位结扎疝囊,修补腹横筋膜,缩小内环口,减低复发。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效果良好,5天拆线出院。结论:小切口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高岩峰 《工企医刊》2008,21(5):30-31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影响切口的正常愈合及患者术后的健康,其防治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现将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2月所诊治的3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北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规律及流行病曲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流行病数学模型基本描述了北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累计数变化规律,并绘制流行病曲线,进行中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6.
7.
郭俊霞  郑建全  雷萍  高岩峰  陶陶  金宗濂 《营养学报》2006,28(3):236-239,243
目的:探讨红曲的降血压机制。方法和结果:在离体血管环,去甲肾上腺素(NE)预刺激使血管收缩后加入红曲5mg/ml可明显舒张血管,舒张百分比为(70.84±14.74)%。这一舒张血管作用与血管内皮完整度无关。加入吲哚美辛(Indo),阻断前列腺环素(PGI)生成,对红曲的舒张血管作用没有影响(P>0.05)。而加入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阻断平滑肌细胞的NO合成,则可明显抑制红曲的舒张血管作用(P<0.05)。红曲可使CaCl2、KCl和NE量效曲线均明显右移(P<0.05),表明红曲可抑制细胞膜钙通道,包括电位调控性钙通道(VOC)和受体调控性钙通道(ROC)。NE收缩血管反应中Ca2+来自细胞内和细胞外,红曲对细胞内钙引起的收缩没有影响,但可明显抑制细胞外钙引起的收缩。结论:红曲可通过刺激平滑肌细胞产生NO和抑制钙通道而引起血管舒张,这可能是其降血压的主要血管机制。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CT导引下联合注射臭氧及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导引下对5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盘内注射臭氧以及突出物内和/或周边注射胶原酶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术后55例患者随访3~6个月,显效19例,有效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7%。结论CT导引下联合注射臭氧及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导引下联合注射胶原酶及臭氧(O3)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疼痛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在CT导引下对136例LDH患者采用盘内注射O3以及突出物内和/或周边注射胶原酶来治疗LDH。观察出现术后疼痛的例数及程度,并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术后136例随访3~6个月,有17例出现术后疼痛,给予相应的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结论:规范操作以及对于术后疼痛早期预防、及早发现、尽早治疗,对于减少和减轻术后疼痛,提高胶原酶及O3联合注射治疗的疗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