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贾岩  马晓新 《医疗装备》2006,19(12):28-28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根据基态原子特征波长的吸收,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含量的方法。它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不断发展,使得原子吸收法不仅可测金属元素,还可测量一些非金属元素(如卤素、硫、磷等)和一些有机化合物(如维生素B12、葡萄糖、核糖核酸酶等)。原子吸收仪应用于临床检测血液、毛发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这些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医用辐射装置、放射源的重要性以及诊疗行政管理的必要性.方法:坚持放射诊疗正当化的原则,反对不正当的医疗照射,加强放射诊疗质量管理安全,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确保医疗安全质量.结果:通过对医院内辐射装置的有效管理,积极促进医疗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减少医源性事件和医疗纠纷,确保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结论:辐射装置的行政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中全新的工作内容,并且是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4岁,因反复上腹痛20余天入院。入院后经胃镜检查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入院时血压120/80mmHg。给甲氰咪胍0.2g每日3次服,睡前服0.4g。1周后腹痛明显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性,45岁。因眼干、口干5年,伴心悸2年,加重1d于2001年11月29日入院。既往2年内曾多次住外院及本院循环内科,按冠心病、心肌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治疗,心律失常无好转。入院查体:T36.5,P56,R20,Bp105/60mmHg。  相似文献   
5.
我们1995~1996年共收治5例巨大肝囊肿且年龄在75岁以上老年人,现就治疗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接冠脉内支架术治疗AMI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9例直接冠脉内支架术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并对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9例病人直接冠脉内支架置入成功8例(88%),1例因支架不能顺利到达目标病变,用球囊扩张后置入支架目标病变。结论:AMI行直接冠脉内支架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TIMI 3级血流达到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回顾小C臂X光机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 7例患者中 ,男 97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5 5 .3± 8.9)岁 ,患者均有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和客观证据。单支病变 68例 ,双支病变3 6例 ,左主干病变 3例。需扩张病变 14 9处 ,A型病变 3 7处 ,B型病变 89处 ,C型病变 2 3处 ,前降支病变 73处 ,回旋支病变 2 6处 ,右冠病变 5 0处。结果 :10 7例患者中择期PTCA5 4例 ,冠脉造影后即刻 2 5例。无球囊预扩张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 16例 ,直接PTCA 5例 ,补救性PTCA 2例。PTCA术病例成功率为 95 .3 % (10 2 10 7) ,病变成功率 93 .2 % (13 9 14 9) ,A型病变成功率 10 0 % (3 7 3 7) ,B型病变成功率 93 .2 % (83 89) ,C型病变成功 69.5 % (16 2 3 )。结论 :应用小C臂X光机开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经济、安全 ,成功率高 ,值得在中下级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腹式横切口,对照组采用腹式纵切口进行剖宫产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Apgar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取胎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腹式横切口剖宫产术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马晓新  韩刚 《吉林医学》2005,26(2):183-183
1病历摘要患者女,57岁。因上腹胀痛1个月,加重1d伴发热于2001年12月27日入院。缘于1月前无任何诱因出现上腹胀痛,曾到当地卫生院住院治疗,诊为急性胰腺炎,症状好转出院。近1天上腹部胀痛加重伴发热,恶心、未吐,无腹泻,无反酸及嗳气,来我院住院治疗。查体:T38℃,P104次/min,Bp150/100mmHg,神志清,查体合作。心肺无著变。腹平软,上腹部剑突下可触及17.8cm×5.4cm包块,质软,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无著变。彩超提示:上腹部剑突下可探及一约17.8cm×5.4cm的无回声区,其内可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