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肖涛  杨艳  颜觅  明辉  张娟  谢长俊  欧阳江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2):1450-1452
目的 了解长沙市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生的结核病知识现况,探索医学院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新模式,为高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可行的思路。 方法 分成两个阶段,首先进行现况调查,选取某医学院临床专业全体在校五年级1 200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集中进行问卷调查。第二阶段进行干预调查,随机抽取4个班分为2组进行为期1个月(每周1次)的健康促进干预。实验组(微电影模式组)以微电影为载体,依托班级微信群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对照组(传统模式组)则采用发放宣传手册的方式。干预结束一周后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不同宣教模式效果。 结果 现况调查显示,仅26.9%医学生认为自身存在结核病患病风险,14.7%接受过结核菌素检测。总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4.4%,流行病学和预防维度知晓率为52.5%,诊断维度知晓率为35.7%,治疗维度知晓率为47.5%。干预后,实验组的结核病知识知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82.3% vs. 69.8%、82.6% vs. 71.4、81.3% vs. 67.4%、84.1% vs. 7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医学生中开展专业性结核病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以微电影为载体、依托微信群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医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2.
营养不良是影响结核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随着糖尿病、HIV感染等患者并发结核病及耐药结核病逐渐增多,使得营养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多项临床研究证据表明,在结核病患者治疗期间应用某些营养物质或免疫增强剂能够提高结核病患者的免疫力,促进结核病灶的钙化和修复,减少并发肺部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降低结核病的死亡率。临床营养的地位也已从营养支持逐渐向营养治疗转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肺结核与2型糖尿病共病(pulmonary tuberculosis-type 2 diabetes mellitus,PTB-T2DM)伴营养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18年1月5日开始按随机数字表将湖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PTB-T2DM伴营养不良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至2020年12月15日观察组75例,平均年龄(60.8±8.6)岁;对照组72例,平均年龄(57.9±10.6)岁。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抗结核治疗、降糖和低GI型肠内营养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治疗前与治疗14d后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在营养治疗期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营养治疗14d后,观察组Hb、Alb、BMI值分别为(104.69±16.37)g/L、(32.80±6.76)g/L、19.23±3.04,高于对照组的(100.80±15.59)g/L、(32.44±4.77)g/L、20.38±3.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67、2.023、2.288,P值分别为0.008、0.046、0.023)。观察组患者腹胀、便秘发生率分别为5.33%(4/75)、2.67%(2/75),低于对照组的18.06%(13/72)、12.50%(9/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841和5.131,P值分别为0.016和0.024)。观察组腹泻发生率为1.33%(1/75),低于对照组的9.72%(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31)。结论 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能更好地改善PTB-T2DM伴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患者预后,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高脂血症对大鼠脑部脂质的影响.方法 将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根据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及体重随机分为基础饲料喂养和高脂饲料喂养1周、2周和3周组,每组8只.检测血脂、肝脂、脑脂及载脂蛋白E(ApoE)、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24-羟基胆固醇(24HyC).结果 高脂饲料喂养1周后大鼠形成高脂血症.从第1周到第3周,大鼠血清、肝TC、TG、LDL-C水平上升,HDL-C水平下降;脑TG水平升高,HDL-C水平下降,脑TC和LDL-C水平无变化;脑LDLR水平升高,血清24HyC及脑24HyC水平升高.直线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C、TG、LDL-C与脑TG、LDLR呈正相关,与脑HDL-C呈负相关;脑TG与脑LDLR、24HyC呈正相关,脑HDL-C与脑LDLR、24HyC呈负相关.结论 高脂血症可导致大鼠脑TG水平升高,HDL-C水平下降,对大鼠脑TC、LDL-C水平无影响.大鼠脑TG水平随脑LDLR、24HyC的升高而升高,脑HDL-C水平随脑LDLR、24HyC的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对耐多药肺结核(MDR-PTB)伴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耐药专科治疗的128例MDR-PTB并发营养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3例(80.5%),女25例(19.5%);年龄范围21~72岁,平均年龄(48.48±13.10)岁。按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给与肠内营养治疗联合常规饮食,对照组予常规饮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质量变化百分比、体质量指数(BMI)的差异,以及住院时间、感染疗效、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Hb、ALB、TP、BMI均高于治疗前的水平[治疗前分别为(106.00±18.08)g/L、(32.74±3.88)g/L、(64.54±5.09)g/L、(16.88±2.25);治疗后分别为(113.61±14.62)g/L、(35.65±3.64)g/L、(67.76±5.04)g/L、(17.36±2.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3、9.44、5.02、6.91,P值均<0.01)。对照组治疗2周后BMI水平(17.63±1.89)明显高于治疗前(17.50±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04)。治疗2周后,观察组Hb、ALB、TP水平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0.36±12.96)g/L、(32.43±5.08)g/L、(62.65±6.99)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43、4.12、4.74,P值均<0.01)。观察组体质量变化百分比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2.04%(0.00%,3.95%),高于对照组的0.00%(0.00%,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92.50,P<0.01)。治疗2周后,对照组并发肺部其他感染的好转率(34.9%,15/43)低于观察组(56.5%,2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12,P=0.041)。观察组住院时间M(Q1,Q3)为34.00(28.25,38.00)d,少于对照组的37.00(29.25,45.0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601.00,P=0.033);观察组住院费用M(Q1,Q3)为2.41(2.06,2.66)万元,少于对照组的2.52(2.28,3.34)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416.00,P=0.003)。 结论 MDR-PTB伴营养不良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指标,增加患者BMI,缩短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