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2.
目的 为提高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折尾式空心加压螺纹钉微创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56例。结果:优良率明显提高,术后无骨不连,钉体断裂。发生股骨头坏死2例。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微小,内固定稳定可靠,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4.
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48例的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回顾性分析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1月我科收治48例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其中40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8例行外固定架固定结合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结果4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38个月(平均18.4个月)。按Mazur评分法,优29例,良10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82%。术后并发症包括皮肤坏死3例,浅表皮缘坏死5例,切口感染1例,断钉1例,骨折延迟愈合5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结论根据骨折类型和软组织条件选择适当固定方式是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并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空心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间采用空心螺钉治疗的115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将患者性别、年龄、外伤至手术时间、骨折Garden分型、Garden指数以及基础病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影响空心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和顺序依次为骨折Garden分型、患者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Garden指数、基础病,性别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不大。结论骨折移位是影响空心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预后最为关键的因素。可控因素中,受伤至手术时间及骨折复位质量Garden指数明显影响预后。老年人年龄及其基础病增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距下关节融合术在治疗跟骨SandersⅣ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对51例跟骨SandersⅣ型骨折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在为期36个月的随访中,内固定+距下关节融合手术组的功能评分无明显波动(P值〉0.05);在随访后期(36个月)内固定+距下关节融合手术组的功能评分要明显高于内固定手术组,有显著性差异(P值=0.033)。结论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同时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稳定。  相似文献   
7.
朱伟  孙俊英  朱礼贤  顾联 《江苏医药》2012,38(10):1201-1203
目的探讨利用Endobutton系统配合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效果。方法关节镜下利用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重建ACL治疗膝关节ACL损伤患者37例,ACL股骨髁部应用Endobutton系统方法固定,胫骨侧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ACL在胫骨和股骨侧的断裂残端保留。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Lysholm评分较术前提高[(91.7±4.2)分vs.(53.6±4.8)分](P<0.05)。结论自体半腱肌、股薄肌、Endobutton系统和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ACL具有近期疗效满意、移植物固定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T形钢板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和四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用T形钢板治疗三部分或四部分骨折患者63例。结果63例患者中有5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8年(平均5年)。按照Neer’s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良46例,可2例,差8例。19例发生肱骨头缺血坏死,其中14例疗效评定优良。结论大多数肱骨近端三部分或四部分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产生很好效果,对于易产生肱骨头缺血坏死的骨折脱位患者也可考虑这一方法,因为这一并发症并不意味着一定产生坏的功能结果。  相似文献   
9.
改良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2006年7月至2009年5月,采用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38 例,其中30 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8 例患者行单纯股骨头置换术.结果 手术切口长度7~10 cm,平均9 cm;手术时间50~80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量150~350 mL,平均250 mL,术后引流量80~240 mL,平均140 mL,术后3~11 d部分负重行走.切口愈合时间12~14 d,无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随访6~34个月,平均17.4个月.Harris评分优33 例,良4 例,中1 例,优良率达98%.结论 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切口愈合快、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在特定的条件下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从骨髓血中提取hMSCs,在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中培养,以流式细胞仪检测hMSCs的表面抗原表达.传代后改用含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的条件培养基培养,相差显微镜观察并绘制生长曲线.免疫组化检测Ⅰ型胶原、骨钙素.NAP法碱性磷酸酶染色、vonKossa法钙结节染色.结果:hMSCs增殖活跃,CD105、CD44表达阳性, CD14、CD34和CD45阴性.诱导培养后碱性磷酸酶、钙结节、Ⅰ型胶原和骨钙素染色阳性.结论:hMSCs取材方便,易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是研究骨组织工程的理想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