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针对2017年突发饮用水铊污染事件,开展饮用水中铊短期暴露对人群健康的风险评估。方法 结合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课题“突发事件供水短期暴露风险与应急管控技术研究”科研成果,采用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确定健康效应分离点、选择不确定系数和推导短期饮水水质安全浓度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开展短期暴露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饮用水中铊短期暴露饮水水质安全浓度(SWSC)为0.007mg/L。2017年嘉陵江饮用水铊污染事件中铊最高浓度为0.00059mg/L,虽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限值要求,但处于短期暴露饮水水质安全浓度范围内。结论 本次污染事件铊的短期暴露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京津冀地区自建设施供水单位的水质现状,分析存在的风险指标。方法于2015年对108家自建设施供水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采集出厂水进行水质检测。结果京津冀地区自建设施供水单位多以深井水为水源,48%(52/108)的单位未采取水处理措施,26.8%(29/108)的单位采取了消毒措施,超过1/2的自建设施供水单位日供水能力在500 t以下。氟化物、硝酸盐氮合格率分别为67.6%(73/108)和86.1%(96/108)。结论本次调查的京津冀地区自建设施供水单位的供水规模大多较小,供水水质与水源地质因素和处理工艺落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了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二溴乙烷、二溴乙烯、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三溴甲烷等9种卤代烃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方法采用吹扫捕集的方法对水中的卤代烃进行富集,解吸后进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经色谱柱分离后,以质谱检测器测定。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0.93μg/L(1,2-二溴乙烯)和0.01~0.80μg/L(其它8种卤代烃),检出限为0.002~0.004μg/L,回收率为84.4%~106%,RSD为1.0%~8.9%。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无需有机溶剂,适用于水中二溴乙烷、二溴乙烯等9种卤代烃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纳米载药系统靶向肿瘤微环境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肿瘤的发生通常被认为是内在遗传物质与机体的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肿瘤的发生、生长、侵袭和转移的过程中,肿瘤微环境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不仅提供了一个肿瘤细胞浸润的场所,还促进肿瘤与其进行酶和细胞因子等物质的交换,帮助肿瘤细胞增殖、分化、自我更新,同时改变宿主的微环境,因此靶向肿瘤微环境的治疗是一种重要手段。随着近年来纳米给药技术发展迅速,给肿瘤的诊断治疗带来新的途径,但肿瘤血管异常、间质压力高等微环境因素限制了纳米给药系统的传递效果,纳米粒表面化学也正从传统的合成聚合物发展到更多的生物激发策略。本文主要从肿瘤微环境的相关靶点及不同类型纳米载药系统靶向策略进行详细综述,并提出了改善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的方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欧盟饮用水水质指令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新指令(EU)2020/2184的主要内容变化,包括水质指标及限值的变化、基于风险评估的水安全计划的全面引入、信息公开的加强、关于涉水材料的统一要求等,并根据新指令的发展和特点,提出了对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制修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饮用水中硝酸盐氮的新型全自动硫酸肼还原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评价一种新型快速测定饮用水中硝酸盐氮的全自动硫酸肼还原法。方法基于硫酸肼还原法,该方法全自动取样、添加试剂、孵育、检测和处理数据。结果该方法测定范围为0~11.3 mg/L,相关系数0.999 5,检出限为0.01 mg/L,RSD为0.81%~2.7%,自来水加标回收率为95.0%~105%。结论新型全自动比浊法具有简便快速,高效准确等优点,样品和试剂用量少,节约环保,适合大批量水样中硝酸盐氮的快速测定与筛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微量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水中硫酸盐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依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和识别不确定度来源,运用不确定度传播律对饮用水中硫酸盐的微量分光光度法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用微量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水中硫酸盐含量,测量结果为49.5mg/L,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95mg/L。取包含因子k=2,置信水平约为95%,扩展不确定度为1.9mg/L。结论线性回归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最大,其次是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过程,取样体积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最小。实际工作中,提高校准曲线线性相关性和避免使用较小容量器皿配制标准系列溶液,可大幅减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苯甲醚和8种苯系物(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异丙苯、苯乙烯)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方法采用吹扫捕集的方法对水中的苯甲醚和苯系物进行富集,解吸后进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经色谱柱分离后,质谱检测器检测测定。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73~47.0μg/L(异丙苯)和0.78~50.0μg/L(其余8种化合物),检出限为0.16~0.23μg/L,回收率为84.0%~120%,RSD为0.6%~5.0%。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无需有机溶剂,适用于饮用水中苯甲醚和8种苯系物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某市饮用水中砷等10种污染物经饮水途径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为饮用水健康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根据某市市政水厂的供水范围,选择128个监测点开展监测,分别于丰水期和枯水期各采集128份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浓度检测。运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四步法定量分析我国某市饮用水中As、Se两种类重金属、Cd、Cr(Ⅵ)、Pb、Hg、Cu、Zn等6种重金属及CHCl_3、CCl_4两种有机物的非致癌风险值和致癌风险值。结果某市饮用水中上述十种污染物浓度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达标率100%。居民经口摄入自来水非致癌总风险值为0.122,处于可接受范围内;致癌总风险值为2.59×10~(-5),有致癌风险。其中砷的暴露对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贡献率均最大,三氯甲烷的致癌风险也高于10~(-6)的可接受风险。末梢水和二次供水中铜的风险值要高于出厂水,锌风险值要低于出厂水;丰水期总致癌风险要高于枯水期;深度处理的水样其非致癌总风险更小。结论某市饮用水中经饮水途径暴露As等10种污染物产生的致癌风险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其中砷的健康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10.
氯乙烯和三氯乙烯在我国使用量逐年上升, 饮用水和环境水体中均有检出, 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基于氯乙烯和三氯乙烯在健康效应方面最新研究成果, 我国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将氯乙烯标准限值由原来的0.005 mg/L调整为0.001 mg/L, 三氯乙烯标准限值由原来的0.07 mg/L调整为0.02 mg/L。本文对确定上述标准限值的相关技术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包括氯乙烯和三氯乙烯在水环境中存在水平和暴露状况、健康效应、安全基准值的推导和卫生标准限值的确定等, 并对标准实施后限值要求的落实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