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29例ASAⅡ、Ⅲ级高血压肿瘤病人,在静脉普鲁卡因(1mg·kg-1·min-1)基础上通过吸入异氟醚,使MAP逐渐下降,观察其循环功能状况。结果表明,CI、VPE、HOI、TPR、CPP均有明显改善。HOI、TPR及CPP的改变与MAP呈正相关。当MAP降至60%时,HOE、TPR分别降低约50%,CPP亦降至正常范围,但VPE压低于正常值(P<0.01)。当MAP降至80~90%时,各循环指标的改善均较理想。应用静吸复合方法于高血压肿瘤病人,对改善其心脏功能有积极意义,且可减轻或避免高浓度异氟醚所带来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起搏电极的植入途径及永久起搏器的类型.方法选择1987~1999年安置的80例永久起搏器患者.结果经颈外静脉植入电极6例,手术时间为256±75分;经头静脉植入电极48例,手术时间为247±65分(P>0.05);经锁骨下静脉途径植入电极26例,手术时间为118±35分(P均<0.01).其中,AAI型3例(4%),DDD型5例(6%),VVI型72例(90%).结论经锁骨下静脉植入起搏电极,方法简单,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优于其它途径.VVI型起搏器在我国仍然是主要使用的起搏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大部切除手术应用改良的颈神经丛阻滞麻醉效果。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一点法深浅颈神经丛阻滞。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深丛均为0.25%布比卡因液或1.14%利多卡因和0.14%地卡因混合液,每侧各约5-6ml。A组为与深丛相同浓度的局麻药液,每侧约8-10ml,B组为与A组所用药同等剂量,但其浓度为A组的2/3(即加入1/3容量的生理盐水),使浅丛容量较A组增加1/3,约为11-13.5ml。结果:两组病人经过顺利,均无并发症。阻滞效果均较好,但A组病人在手术进行到牵拉甲状腺上极时,有12例病人牵拉痛较明显。结论:低浓度高容量法颈丛阻滞,效果可靠、安全、并发症少,是甲状腺大部切除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23年共置入173例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评价不同电极植入路径,不同类型电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73例患者按起搏部位及植入路径随机分组,比较起搏参数、手术时间及X光照射时间,观察植入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173例患者中,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电极119例,其中应用翼状电极98例,应用螺旋电极21例;头静脉植入途径48例;颈外静脉植入途径6例.3例(1.7%)患者植入电极1年内发生电极折断现象;2例(1.5%)患者在植入1周内发生电极脱位;3例(1.7%)患者发生反复性囊袋坏死现象;3例(1.7%)患者废弃残留电极脱落至右心腔,未给特殊处置,随访12年至今;10例(6%)患者发生起搏综合征,经重新调整心率后,均起搏良好.螺旋电极应用至今6年,未见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 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电极途径,螺旋电极的应用,是目前临床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儿肝脏恶性肿瘤不易早期诊断,临床发现均为中、晚期。患肝脏恶性肿瘤的小儿多件有营养不良、代谢障碍,不同程度的黄疽及肝脏功能减损。由于肝脏恶性肿瘤手术出血较多,给手术、麻醉带来一定困难。现将我院1989年4月至1992年4月,9例肝脏恶性肿瘤切除术的麻醉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最大10岁,最/J‘2.5月,其中有肝功能改变者6例,黄疽《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4例行左半肝切除,1例行右半肝切除,4例剖腹深查术,术后诊断5例为肝母细胞瘤,4例肝癌。麻醉处理。本组9例均为限期手术,术前用药为2例…  相似文献   
6.
例1,男,7个月,正常产,体重8kg。患左肾母细胞瘤剖腹探查。静注氯胺酮15mg、琥珀胆碱10mg快诱导准备气管插管。面罩加压给氧时患儿发绀、胸壁僵硬。迅速加压给氧并做数次胸外按压,约2~3分钟恢复自主呼吸。当时考虑为喉痉挛。10分钟后给阿曲库铵5mg,又出现上述情况,急插入气管导管,通气阻力大,双肺仅闻细微气道音,SpO_2持续下降至40%。以后双  相似文献   
7.
谵妄的发病可能由多种因素所致,包括神经递质功能紊乱、异常的应激反应、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解剖学损害等。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以了解谵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 1 994~ 1 999年应用关节镜技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97例进行诊断和治疗 ,收效良好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97例 ,1 2 4膝 ,男 69例 (89膝 ) ,女 2 8例 (35膝 )。发病年龄为 31~ 73岁。发病部位在左侧 32例 ,右侧 92例 ,双侧 45例。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气压止血带备用 ,手术采用常规膝前内上、下及前外上、下进路 ,必要时可增加后侧进路。手术包括关节灌洗、滑膜刨削、清理碎屑及游离体、软骨钻孔、术中于关节内注射透明脂酸钠。术后口服或静点抗生素 3~ 5日 ,术后第 2日开始作骨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 …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 男患,74岁,心率48次/分,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最长间歇为4.08秒,间歇性交界性心律.I导联P波、QRS及T波均倒置,aVR与aVL导联波形态与正常相反,右心前导联图形类似左心前导联;心脏彩超:心脏镜像右位,各心腔大小,形态正常,各瓣膜正常,未见其它畸形;腹部彩超:肝位于左侧,脾位于右侧.诊断:镜面右位心,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双结病变).入院后患者曾多次因窦停时间较长,发生阿斯综合征,经静滴654-2、异丙肾上腺素后,心脏复苏成功,急诊行VVI型起搏器置入术.方法:于右锁骨中外1/3交界处下方约2 cm做-3~4 cm切口,分离皮下组织,穿刺右锁骨下静脉,沿着该静脉送入心室起搏电极于右室心尖部(解剖部位),测试起搏参数如下:阀值:0.3 V,阻抗:820 Ω,R波振幅:18 mV,固定电级导管.分离皮下组织形成一囊袋,连接电极与起搏器,将起搏器置入囊袋内,缝合皮下皮肤.  相似文献   
10.
霍星 《实用疼痛学杂志》2013,(4):320-320,F0003
他,孜孜不倦,从医六十多年来从未放弃过对医学的探索和追求,至今八十多岁高龄仍笔耕不辍。他,就是我的导师曲仁海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