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构建及表达CD80胞外区与抗人CD33单链抗体(scFv)融合基因,并初步检测融合蛋白的生物活性。方法扩增CD80胞外区,利用人血清白蛋白(HAS)第三结构域亲水性的403-427位氨基酸作为链间连接肽将其与抗人CD33 scFv连接,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中,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Rosseta(DE3)内得到融合蛋白的表达。表达产物经过溶解包涵体,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和体外复性过程,获得了高纯度的融合蛋白。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融合蛋白与人CD33抗原结合活性。结果克隆出CD80胞外区序列,大小为633 bp,正确合成作为链间连接肽的人血清白蛋白(HAS)第三结构域的403~427位氨基酸。成功构建融合基因表达载体,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融合蛋白在Rosseta(DE3)中得到高效表达,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55 000,复性后经过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明具有与人CD33抗原结合活性。结论成功构建PET22b(+)-CD80胞外区-CD33 scFv(ExCD80-CD33scFv)融合基因表达质粒,融合蛋白在宿主菌Rosetta(DE3)中获得了表达,并初步检测其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2.
周期性血小板减少(CTP)是少见病,特点是血小板数量呈周期性波动.在女性,血小板周期性波动可与月经周期相关.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和实验窜检杳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极其相似,极易误诊为ITP.国内有关报道很少,本研究报道4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碳(CO)中毒是世界各国因中毒导致损伤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北方每年冬季因取暖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致残患者数量不少,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大量临床实践研究表明,高压氧是治疗急性CO中毒及迟发型脑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高压氧治疗在神经内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隋涛  王黎明  赵洪彬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3):2109-2110
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是机体处于高气压环境中呼吸纯氧或高浓度氧.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一氧化碳(CO)中毒、脑梗死、脑外伤等缺血缺氧性疾病的治疗,本文就HBO在神经内科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隋涛  王黎明  孟莉 《山东医药》2005,45(3):76-76
2000-2003年,我院收治颅脑损伤并消化道出血9例,经临床止血后行高压氧等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心衰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浓度变化,探讨两种血管活性物质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30例正常人及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高血压I期39例,高血压心衰41例,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DM,CGRP的浓度。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血浆ADM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浆CGRP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原发性高血压心衰患者血浆ADM浓度较高血压I期患者显著升高(P<0.01),血浆CGRP的浓度较高血压I期患者显著降低(P<0.01),在高血压心衰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ADM的浓度明显增加,CGRP的浓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浆ADM合成增加及CGRP的分泌减少是老年原发性原发性高血压心衰过程中血管活性物质调节紊乱的特点,可以作为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心衰过程中心功能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周期性血小板减少(CTP)是少见病,特点是血小板数量呈周期性波动.在女性,血小板周期性波动可与月经周期相关.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和实验窜检杳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极其相似,极易误诊为ITP.国内有关报道很少,本研究报道4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隋涛  白雪  马立  李青 《山东医药》2013,(43):12-14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白血病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白藜芦醇作用于K562细胞,CCK-8法观察白藜芦醇对K56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AnnexinV-FITC/PI双染法观察白藜芦醇对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PI染色法观察白藜芦醇对K562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K562细胞中的Bcl-2、Bcl-xl、Bax、Cyclin D1蛋白.结果 白藜芦醇作用后的K562细胞的增殖被抑制并且凋亡增加,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同时,凋亡相关分子Bcl-2、Bcl-xl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白藜芦醇作用K562细胞后,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 D1表达下降.结论 白藜芦醇可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内Bcl-2、Bcl-xl、Cyclin D1表达并上调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7岁.因"双下肢肿痛伴发热10余天"于2011年5月入院.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7.8℃,脉率92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清,散在少量皮下出血点,未见皮疹及黄染;胸骨无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全腹无压痛,肝、脾肋缘下未及,双下肢小腿皮肤发红、皮温高、轻度触痛、水肿++,右腿更为明显.血常规:WBC 23.9×109/L,HGB 141 g/L,PLT 11×109/L,嗜酸粒细胞计数15.9×109/L(占0.66);肝肾功能正常;肿瘤标志物阴性;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干燥综合征抗体、抗硬皮病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磷脂抗体及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均阴性;大便常规寄生虫及虫卵阴性;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粒、红、巨三系均增生,未见原始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占0,180(中幼占0.025、晚幼占0.030、杆状核占0.025、分叶核占0.100);骨髓活检示嗜酸粒细胞散在易见,未见原始细胞增多;bcr-abl融合基因阴性.FIPILI-PDGFRA融合基因阴性;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双下肢动脉硬化伴多发斑块,右侧胭静脉栓寒;腹部B超示脂肪肝,门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0.
分析1例急性溴甲烷中毒患者脑电图(EEG)改变,为此类病例诊断积累经验,减少误诊、漏诊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