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医院感染日益突出和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使抗生素敏感试验及其结果的快速、准确已成为临床的迫切需要。20世纪60年代后期抗生素敏感试验自动化系统进入临床,至80到90年代发展飞跃,并广泛用于临床。从测试基本方法可分为:(1)抗生素纸片扩散系统;(2)琼脂稀释试验系统;(3)微量肉汤稀释试验系统。前两类应用较少,第三类应用多而广泛。根据操作的自动化程度又分为:(1)计算机辅助手工系统:用手工装置判读结果,如光笔或触摸式模板;(2)半自动系统:仅有微量稀释板或条读取  相似文献   
2.
王红年  魏垠昊  石武  杨文娟  陶传敏   《四川医学》2023,44(6):666-668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9岁,因“发热、呼吸困难3+d”入院。入院3+d前患者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2℃,伴乏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2021年9月8日因呼吸困难加重入院。入院查体:T 36.5℃,P 90次/min,R 22次/min,BP 105/62 mmHg,意识清楚,精神差。右侧胸廓塌陷,左侧正常,右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湿啰音,骶尾部及四肢躯干部、背部有散在皮疹,伴痒感。  相似文献   
3.
从临床收集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共50株,进行头孢他啶和2-巯基乙醇的表型协同试验(CAZ ME),然后进行金属酶IMP-1基因的PCR检测。选取IMP-1阳性株测序,用PCR方法检测有无一类整合子基因(IntI1)。表型的检测发现有28株为协同阳性,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7株,鲍曼不动杆菌1株。PCR和测序检测出其中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含有IMP-1基因,同时也含有IntI1基因。首次在中国西部地区发现产IMP-1型金属酶、同时也含有一类整合子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于临床上研究细菌的耐药性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 (FQNs)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及羰基羟基氰氯苯腙(CCCP)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同时测定CCCP对 FQNs的 MIC值的影响。结果  14 4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呈现多重耐药 ,但对SMZ/ TMP、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以及 FQNs的耐药率较低 ,尤其是新型 FQNs具有很高的抗菌活性 ,其中抗菌活性由高到低依次是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主动外排泵抑制剂 CCCP在体外能增强 FQNs的抗菌活性 ,主动外排机制不仅存在于 FQNs耐药菌株 ,而且也存在于 FQNs敏感菌株 ,但是CCCP对 4种 FQNs耐药菌株的影响更大。结论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感染经验上可选用 SMZ/ TMP或 FQNs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可采用 SMZ/ TMP和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联合或用新型 FQNs治疗。主动外排泵抑制剂在体外的确能降低 FQNs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 MIC,若能保证安全性 ,可望用于临床克服细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FQNS)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及氰氯苯腙(CCCP)对其主动外排泵表型特征的影响。方法 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FQN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CCCP对FQNS的MIC值的影响。结果 11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FQNS耐药率较低,尤以新型FQNS抗菌活性较高,其中抗菌活性由高到低依次是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主动外排泵抑制剂CCCP在体外能增强FQNS抗菌活性,主动外排机制即存在于FQNS耐药菌株,也存在于FQNS敏感菌株。但是CCCP对4种FQNS耐药菌株影响更大。结论 主动外排泵抑制剂在体外能降低FQNS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MIC,若能保证安全性,可能成为临床克服细菌耐药性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鉴定系统进入临床实验室,其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发挥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比较了常用微生物鉴定系统的原理及性能,从如何选择和较全面地评价鉴定系统及其局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体外循环(CPB)及抗生素对瓣膜置换术患者咽部菌群及手术切口细菌定植的影响。CPB前及后5天进行了咽部和手术切口采样细菌培养。术后咽部细菌明显减少(P<001),咽部菌群构成中草绿色链球菌、奈瑟氏菌增加,四联球菌减少(P<001)。术后6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细菌定植,这种细菌定植与监护室观察及呼吸机使用时间有关。认为:在可能情况下缩短监护室观察及呼吸机使用时间对防止CPB术后瓣膜置换术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研究HCV检测技术现状,评估ELISA作为最常用的HCV检测方法设置灰区的必要性.方法 陈述HCV检测常规方法和确证方法的利弊,分析确证试验与ELISA检测S/CO值的相关性.结果 高S/CO值标本具有较强的阳性预测值,但S/CO值靠近临界值的标本其阳性预测值无相关报道.结论 设置相应合适的ELISA检测灰区,有利于在尽可能减少输血后HCV感染的前提下,较大限度地保留献血人群.  相似文献   
9.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genes of two major metallo-β-lactamases (MBL; i.e., IMP and VIM) and class 1 integrons (intI) in the clinical imi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 total of 65 isolates,from a university hospital in Sichuan between December 2004 and April 2005 were screened for MBL genes by PCR using primers specific for blaIMP-1, blaVIM and blaVIM-2 genes. The MBL-positive isolates were further assessed for class 1 integrons by PCR using specific primers. The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several PCR products were also determin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blaVIM gene was found in 81.5% (53/65) of all isolates,blaVIM-2 gene was found in only 1 isolate and the intI gene was observed in 45.3% (24/53) of blaVIM-positive isolates. One isolate carried simultaneously both blaIMP-1 and intI genes, and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such isolate in southwest China. These observations highlight that the genes for VIM β-lactamase and class 1 integrons were predominantly present among the imipenem-resistant P. aeruginosa tested, confirming the current widespread threat of imipenem-resistant, integron-borne P. aeruginosa.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头孢克罗等6种抗生素对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体外抗菌活性。方法:MIC测定:采用E-test法。结果: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克罗等5 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均在90%以上,阿奇霉素稍次,流感嗜血杆菌的敏感率为67.5%,肺炎链球菌敏感率仅为27.5%。卡他莫拉菌虽然80%产β-内酰胺酶,但对6种抗生素仍100%敏感。结论:除阿奇霉素对肺炎链球菌体外抗菌活性稍差外,头孢克罗等6种抗生素对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体外抗菌活性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