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深入探究外科急腹症的最优诊断和鉴别诊断方式。方法对2011年2月~2013年2月之间参与的132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2例外科急腹症通过诊断鉴别后,采取保守治疗84例,手术治疗48例,其中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进行手术治疗,最终痊愈131例,死亡1例。结论实施各种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对急腹症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再加上采用合适的检测方式对于急腹症患者的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临床对照实践分析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部收治的72例肝功能不全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EN(肠内营养)组与PN(肠外营养)组,通过术后给予两组患者不同途径的营养支持,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肝功能变化、营养状态指标、炎性反应综合征、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EN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15 d后体重明显高于PN组;住院时间方面EN组也少于PN组;给予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基本上达到正常水平,但是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性;术后第1天、第7天的营养状态指标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p<0.05),但是术后第15天,EN组的PA值明显高于PN组,EN组的CRP则明显低于PN组;另外在炎性反应指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等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在肝功能不全病例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不仅可有效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肝功能,还可明显降低临床炎性反应、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非手术治疗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非手术方法治疗过程均顺利,无死亡,全组病例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非手术方法治疗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综合一体化救治模式在复合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4月我院实施综合一体化救治模式前后所救治的80例复合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救治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救治模式,观察组接受综合一体化救治模式,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死亡率、完成检查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休克缓解时间和救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成检查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休克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救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一体化救治模式应用于复合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可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救治满意度,缩短完成检查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和休克缓解时间。  相似文献   
5.
陈百励  戴建中 《广东医学》2002,23(9):925-925
患者,男,11岁。因腹部胀痛伴呕吐1d于2002年4月2日入院。患者于当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为持续性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胆汁性胃内容物多次,排少量稀便1次,无血便。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异常。体查:体温37℃,脉搏7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9/79mmHg。发育正常,体质消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总结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院前救治方法,以增强抢救的有效性,提高存活率。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2月经我院现场救治的30例重症颅脑外伤病人院前急救病例,对30例颅脑外伤重症病人结合现场伤情予以及时气道插管、补液、吸痰、吸氧、局部伤口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对症处理。并对院前采取的急救措施和相应的治疗后进行跟踪、随访和分析。结果根据本组院前现场救治后的30例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后续跟踪,存活27例,死亡3例。结论对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院前救治方法做出正确判断和第一急救措施的迅速到位对提高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后续治疗效果乃至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分析将急救措施应用在临床出现严重多发性创伤伴腹部脏器损伤患者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佛山高明医院治疗的严重多发性创伤伴腹部脏器损伤患者 25 例,采用回顾分析方式 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实施急救措施的效果。 结果:对 25 例患者实施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液体复苏治疗等 措施后有 12.00 %(3/25)患者死亡,抢救成功率为 88.00 %(22/25)。对 18 例患者实施急诊手术治疗后,总并发症发生率 为 27.78 %,经过抗感染、换药以及腹腔脓肿经穿刺引流治疗以后均全部治愈。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患者死亡率、住院时间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由于严重多发性创伤伴腹部脏器损伤患者病情十分复杂,在对患者实施 救治的过程中需结合患者实际损伤情况给予患者早期有效治疗方案,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提升临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脏损伤后脾包膜下血肿患者在非手术治疗及严密观察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35例入院后经B超或CT等辅助检查和体格检查确诊为脾包膜下血肿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跟踪、随访和分析。结果根据本组救治后的35例闭合性脾包膜下血肿患者的后续跟踪评价,治疗上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由于脾脏的重要功能目前被重新认识和了解,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保脾治疗成为目前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