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德国肿瘤预防控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潞  代敏  李霓  李倩  杨琳  陈玉恒 《中国肿瘤》2011,20(6):396-400
癌症是德国人口的第2位死因,仅次于心血管疾病。2006年,德国有42.7万癌症新发病例,男性以前列腺癌(26.2%)、结直肠癌(15.8%)和肺癌(14.2%)为主;女性以乳腺癌(29.3%)、结直肠癌(16.4%)和肺癌(7.4%)为主。2006年,21万人死于癌症,其中肺癌、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是引起男性死亡的主要癌症,乳腺癌、结直肠癌和肺癌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癌症。据Robert Koch Institute(RKI)估计,从1980年开始德国每年女性新发癌症病例增加35%,男性增加80%以上,男性和女性年龄标化发病率分别增加15%和23%。吸烟和慢性感染是常见癌症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早期检测或筛查项目已在德国实施多年,目的是预防浸润型恶性新发肿瘤的形成和癌症死亡,其中皮肤癌、结肠癌、子宫癌、女性乳腺癌,男性前列腺癌的筛查费用由德国法定健康保险负担。  相似文献   
2.
杨琳  李霓  陈玉恒  杜佳  李倩  代敏 《中国肿瘤》2011,20(8):573-578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亚洲人膀胱癌罹患之间的危险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同时利用文献追溯等途径收集1989年1月至2011年3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HPV感染与亚洲人膀胱癌患病的相关文献,同时检索相关引用文献。应用Meta分析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共3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其中病例—对照研究18篇。亚洲膀胱癌患者中HPV总的感染率为35.67%(95%CI:33.43%~37.97%),其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34.29%(95%CI:31.77%~36.87%)。亚洲人膀胱癌患者膀胱癌组织中HPV的检出率主要受到HPV感染型别和发表年限的影响。而中国大陆膀胱癌患者中,HPV的感染率为47.27%(95%CI:44.12%~50.44%),显著高于亚洲平均水平(P〈0.001)。固定效应模型计算结果显示,亚洲人中HPV感染对膀胱癌罹患关联的OR值为5.17(95%CI:3.52~7.60),且主要受到HPV感染型别的影响。[结论]亚洲人中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可能会增加膀胱癌罹患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李霓  李倩  陈玉恒  杨琳  代敏 《中国肿瘤》2011,20(4):251-255
自1983年起,癌症就成为韩国人群的首位死因。2008年,韩国的癌症死亡病例占全部死因的28.0%。据GLOBOCAN 2008数据显示,韩国发病率最高的5种癌症依次是胃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和肺癌。韩国国家癌症中心始建于2000年,成立以来,主要致力于癌症的基础研究、癌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推行国家癌症控制措施以及肿瘤学领域专家学者的教育培训等。在其倡导和推动下,韩国顺利实施了一系列的肿瘤防控项目,包括国家癌症防控研发、肿瘤登记、癌症筛查、癌症患者管理、地区性癌症中心体系建设以及癌症患者财政救助等。  相似文献   
4.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20%以上的人口从事倒班工作(shift work)[1].虽然我国尚未有倒班人群比例的准确报道,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倒班已成为我国各行业重要的工时制度之一.近年来,倒班对人体健康负面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脑血管疾病[2]、消化道溃疡[3]、睡眠障碍[4]、生理紊乱[5]等,尤其是与肿瘤的关系,已成为流行病学和其他学科研究的热点[6].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线TC与中国男性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及其强度。方法 自2006年5月,以开滦集团全体在职及离退休男性职工为调查对象,建立开滦集团男性动态队列并随访。基线调查时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个人疾病史、身体测量指标和TC等基线信息,并利用随访收集肺癌发病结局信息。参考《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与研究人群TC分布特征,TC按照五分位数进行分组:<160、160~、180~、200~、≥240 mg/dl,以TC 160~mg/dl组为参比组,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基线TC与男性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分析其非线性关系。结果 截至2014年12月31日,109 884名男性进入队列,共计随访763 819.25人年,随访时间M=7.88年,收集肺癌新发病例808例。调整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吸烟、饮酒、粉尘暴露史、FPG、BMI后,以160~mg/dl组为对照,TC偏低(<160 mg/dl)和TC升高(≥240 mg/dl)组男性肺癌发生风险分别升高34%(HR=1.34,95% CI:1.04~1.72)和45%(HR=1.45,95% CI:1.09~1.92)。剔除随访2年内肺癌新发病例及有高血脂病史者后,结果无显著变化。结论 TC与男性肺癌发生相关,TC过高或过低男性的肺癌发病风险均升高,保持适当的TC水平可能是预防和控制肺癌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男性吸烟人群肺癌发病的关联性。方法 以参加2006年7月开滦集团体检的男性吸烟人群建立队列,收集基线调查资料和hsCRP实验室检测结果。通过每2年1次的体检和每年1次的目标人群健康状况相关信息数据库检索,收集肺癌发病和死亡等结局信息。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男性吸烟人群基线hsCRP水平与肺癌发病风险,调整变量包括年龄、吸烟程度、饮酒、体质指数和糖尿病史情况。结果 至2014年12月31日,纳入队列38 099人,随访期内共收集新发肺癌333例。hsCRP<1 mg/L组、hsCRP 1~3 mg/L组和hsCRP >3 mg/L组中新发肺癌8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727/10万、995/10万和1 344/10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79,P<0.001)。调整年龄、吸烟程度、饮酒、体质指数和糖尿病史后,hsCRP 1~3 mg/L组和hsCRP>3 mg/L组患者肺癌发病风险分别是hsCRP< 1 mg/L组的1.37倍和1.69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5% CI:1.06~1.77,P=0.017;95% CI:1.29~2.23,P<0.001)。结论 基线hsCRP水平升高增加了男性吸烟人群肺癌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党的建设,激发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党组织活力,培育高质量党建品牌,在SWOT分析法的基础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品牌共创、文化共育、管理共促等,积极探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党建共建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通过开展路径研究充分挖掘党建共建融合发展的潜在价值和深远意义,构建区域医疗中心党建共建新格局,更好地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要求,为区域医疗中心党建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胃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最重要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提示,身体测量指标与胃癌发病可能存在关联,目前研究结果尚不一致。本文通过查阅PubMed、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文献,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身体测量指标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并进行总结,结果显示,全身性肥胖和腹型肥胖可能与贲门癌发病风险相关,体重过轻与胃癌发病关联需进一步确证。本文从身体测量指标角度出发综述了胃癌发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提供思路,并为人群的胃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收容教育所服教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基本情况。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收容教育所服教妇女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调查。结果服教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40.5%服教妇女认为应避免接触艾滋病病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是服教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影响因素。96.5%的服教妇女认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结论服教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存在恐惧感,迫切需要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夜间睡眠时间与女性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关系.方法 自2006年5月开始,以开滦集团全体在职及离退休女性职工为调查对象,建立开滦集团女性动态队列并对其随访.收集研究对象夜间睡眠时间、吸烟等基线信息及结局事件信息.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调查对象夜间睡眠时间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关系.结果 共有24 688名研究对象进入队列,共计随访108 020.76人年,平均4.38年,共收集结直肠癌新发病例32例.调整年龄等混杂因素后,与夜间睡眠时间7h组相比,睡眠时间≤6 h组、≥8 h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HR(95%CI)值分别为0.41(0.14 ~1.22),0.56(0.23 ~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按鼾症、基线BMI水平情况分层后,也未发现夜间睡眠时间长短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显著相关性.结论 目前研究结果尚不能肯定夜间睡眠时间长度与中国女性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