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显露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65例,根据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0),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功能损伤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率分别为5.7%、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根治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能够促进患者更快恢复,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率较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吸烟矛盾态度和未来取向对戒烟意愿和戒烟计划关系的共同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戒烟意愿和戒烟计划问卷、吸烟利弊权衡量表、未来结果预期量表等对340名吸烟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戒烟意愿显著正向预测戒烟计划;(2)矛盾态度和未来取向分别对戒烟意愿和戒烟计划关系不起调节作用;(3)未来取向和矛盾态度对戒烟意愿与戒烟计划关系起共同调节作用。对于未来取向高或矛盾态度低的吸烟者,戒烟意愿显著正向预测戒烟计划;对于未来取向低且矛盾态度高的吸烟者,戒烟意愿对戒烟计划正向预测显著,但回归系数较小。结论:吸烟者提高戒烟意愿进而产生戒烟计划的过程受到个体矛盾态度和未来取向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冲动性与抑郁情绪在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方法:采用自杀风险评估问卷—自杀意念分量表、中文版Barratt冲动性人格量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分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2326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呈显著正相关;②抑郁情绪在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冲动性人格在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既有中介作用,又有调节作用。结论:应激生活事件、冲动性人格和抑郁情绪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冲动性与抑郁情绪在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方法:采用自杀风险评估问卷—自杀意念分量表、中文版Barratt冲动性人格量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分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2326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呈显著正相关;②抑郁情绪在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冲动性人格在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既有中介作用,又有调节作用。结论:应激生活事件、冲动性人格和抑郁情绪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预防性回肠造口对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防性回肠造口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输液总天数、住院总时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输液总天数、住院总时长分别为(1.96±0.21)、(2.16±0.24)、(4.05±0.46)、(8.37±0.91)d,均短于对照组的(3.72±0.43)、(4.38±0.51)、(6.63±0.57)、(11.96±2.0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时,如实施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更能有效的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男性吸烟者吸烟利弊的权衡及其与戒烟意向的关系,为促进男性吸烟者采取戒烟行动和改善戒烟效果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年3—4月通过网络招募自愿参加调查的326名男性吸烟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与吸烟情况问卷、尼古丁依赖评估量表、戒烟意向问卷和吸烟利弊决策量表。结果男性吸烟者感知吸烟益处和吸烟危害得分分别为(2.82±0.66)和(3.09±0.61)分,感知吸烟益处得分低于吸烟危害得分(t=6.37,P0.001);326名男性吸烟者中,有60.74%的人感知到吸烟的危害程度高于吸烟益处,有27.61%的人感知的吸烟危害程度低于吸烟益处,有11.66%的人吸烟危害和益处感知程度相等。男性吸烟者戒烟意愿和戒烟计划得分分别为(3.17±1.11)和(2.42±1.55)分,戒烟意愿得分高于戒烟计划得分(t=9.10,P0.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吸烟者吸烟利弊权衡与戒烟意愿、戒烟计划均呈负相关(r=–0.39、–0.24,均P0.001);多层次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吸烟者吸烟利弊权衡对戒烟意愿和戒烟计划均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男性吸烟者对吸烟的态度表现为既爱又恨,其戒烟意向往往处于高意愿低计划的状态;吸烟利弊权衡是其戒烟意向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吸烟者身份认同和相对戒烟规范在尼古丁依赖与拒烟效能感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量表、尼古丁依赖量表、吸烟者自我认同量表、相对戒烟规范量表对1016名吸烟者进行调查。结果:(1)尼古丁依赖负向预测拒烟效能感;(2)吸烟者身份认同在尼古丁依赖预测拒烟效能感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相对戒烟规范负向调节身份认同对拒烟效能感的预测作用。对于感知到低相对戒烟规范的吸烟者来说,身份认同显著负向预测拒烟效能感。对于感知到高相对戒烟规范的吸烟者来说,身份认同对拒烟效能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结论:尼古丁依赖可以通过增强吸烟者身份认同从而降低拒烟效能感;相对戒烟规范削弱了身份认同对拒烟效能感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